“我王才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我若不起兵鎮壓,還百姓以康樂,枉為大丈夫!”
“好!”
“漢興兄宏圖與小弟不謀而合!日後若兄長起事,伯符定當來投,以盡綿薄之力!”孫策猛然起身,眼神中似有一團火焰,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說完,孫策便看向了正蹙眉發呆的周瑜,道:“公瑾,你呢?”
王才也順著孫策的目光看了過去,見周瑜依舊沒有什麼反應,隻是口中依稀呢喃著。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句子寫的真是絕啊!”
孫策一聽,大笑道:“哈哈,原來公瑾是沉浸到漢興兄的詩文中去了!”
王才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中暗忖,看起來,這周公瑾好像還有點別的心思,小小年紀就這麼難以捉摸。
孫策過去拍了拍周瑜,這才使得周瑜回過神來,一臉茫然的看了看孫策和王才,嘴裏依舊呢喃著:“真是絕啊!”
“漢興兄,這詩文還有麼,方才公瑾思索了片刻,覺著還少了什麼!”
王才微微一笑,道:“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王才用飽滿的情緒,朗誦完整首詩之後,回頭一看,發現周瑜正用一種玩味的眼光看著他,看的他心裏有點不自在。
“漢興兄這詩文中,可暗藏叛逆的痕跡啊!”
忽然不知怎的,被他這麼一說,王才的心底生出一股桀驁來,他雙手負背緩步走到周瑜身前,低頭盯著他的眼睛,從容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短短八個字,卻讓孫策倒吸一口冷氣。
孫策也已經意識到,這是周瑜和王才的心鬥。
他和周瑜從小一起長大,對周瑜了解頗深,以周瑜的才學和抱負,絕不會輕易下決心去追隨一個人。他自幼便是人中之龍,這世間能讓他誠心拜服的人,恐怕還沒有!
此時的周瑜也有點意外,他自信看懂了詩文,並且直接點出了敏感點,可王才卻並沒有選擇正麵來作任何的辯解,反而另辟蹊徑,一語間便反客為主,將他的抱負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現在他麵前,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
隻是周瑜心裏依舊有點拿不準,以王才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和未來的推測看來,自己確實有不及他的地方,而他的心必然不會拘泥於曲阿一隅。
罷了!既然他有高於自己的眼界,就答應他吧,也當是曆練和學習!
心中拿定了主意之後,周瑜的臉上露出了如往常一樣的微笑。
“待兄長起事,小弟公瑾,願為兄長謀!隻是…”
王才聽到前半段,臉上已經不由的浮現了笑意,可聽到了“隻是”之後,差點一個踉蹌。
這孫策和周瑜還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說話的風格都這麼像!
周瑜皺了皺眉,又道:“隻是家父恐難以許我從軍。”
“哎,公瑾無憂,你隻需與我坐鎮中軍,不需上戰場拚殺。”王才擺手道:“在不久的將來,這天下必呈大爭之世,功名大業竟在此時!”
忽然,大廳外傳來一聲曆喝!
“黃口小兒,也敢枉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