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困境與對策研究
區域經濟發展
作者:趙迪 張根龍
【摘要】以西安市高新區科技型小微企業為調查對象,得出融資困境主要來源於四個方麵:企業核心競爭力弱、技術創新投入不足、獲取銀行貸款缺乏抵押質押物、融資渠道窄。針對這四方麵的原因提出對策建議:建立政府、銀行、企業包括其他金融機構互相支持的一個金融服務平台、政府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政策投資、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發展、拓寬融資渠道。
【關鍵詞】科技型小微企業 融資 知識產權
一、引言
科技型小微企業是小微企業中最具活力的,增長速度最快,也最有潛力持久發展,為國民經濟貢獻最大。西安市作為科技資源統籌的重要試點城市,科技金融合作創新試點也是其中重要一環。目前,科技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科技創新也正成為提升經濟發展競爭力的核心,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不良影響下,金融資本對科技創新的支撐,科技創新對產業持續發展的支撐,顯得尤為重要。整個西安市高新區主要以科技型企業為支撐,成為西安市最發達的地區,小微企業占到所有企業數量的99%,科技型小微企業在高新區科技型企業所占比重也達到80%以上,推動著整個西安市前沿經濟的發展。
二、西安市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弱
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科技型小微企業壽命短,大多數為私營企業,西安市高新區主要以信息電子行業為主,同時存在其他小微企業麵臨的共同問題:年營業收入小於100萬,員工數量少於20人,大多處於創業期。而製約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的就是資金短缺問題。企業核心競爭力弱主要表現在企業管理不科學、財務狀況缺乏透明度、企業盈利能力差,經營風險高三個方麵。
(二)企業的技術創新投入不足
企業技術創新是經濟活力的源泉。但企業技術創新具有較高的風險,雖然風險和收益並存,遠期企業可能獲取豐厚的創新收益,但事實是很多科技型小微企業由於研發資金的不足,不得不中止創新。那些率先成功技術創新的科技型小微企業,也可能由於技術成果外溢沒有獲得應有的收益。這就使得資金和技術實力不強的科技型小微企業對技術創新望而卻步。企業需要增強創新意識,不斷地降低創新成本,提高創新收益,盡享企業技術創新帶來的益處。
(三)獲取銀行貸款缺乏抵押質押物
科技型小微企業主要缺乏固定資產、不動產等傳統意義上的抵押物,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作為銀行貸款的抵押物,又缺乏銀行、企業、政府三方麵健全的體製,導致企業很難獲取貸款。
(四)融資渠道狹窄
1.缺乏專為科技型小微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國外地方性金融機構和科技銀行在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國矽穀銀行是一家專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它能在短期內提供一站式投融資服務,解決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融資困難。我國的科技銀行數量較少,小型微型科技企業並非其主要服務對象。
2.資本市場門檻高而且層次單一。債券融資方麵,我國債券市場規模小,隻有少數大型國有企業的效益好、信譽高允許通過債券融資,小微企業通過債券融資很難;風險投資方麵,我國風險投資的主體仍然還是政府,而且規模小,再加上信用擔保體係不完善,所以風險投資業無法解決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
3.民間金融發展緩慢,借貸成本高。民間金融是有效的補充了正規金融的不足,但金融法規對其準入限製,發展緩慢。近年來,西安市的一些民間資金活躍於資本市場,確實解決了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燃眉之急,但是這些金融公司借貸利率高,貸款期限短,無形中增加了小微企業的風險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