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健康是金子就在你手中一一寫給珍愛生命的中年人

洪昭光乙

“健康是金子”,這是1953年4月7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世界衛生日主題口號,旨在號召人們重視健康,關愛自己,提高生活、生命質量。

現在看來,健康不僅僅是金子,還是節約,是和諧,是生產力,是幸福之源、人生之本,對健康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會過分。

怎麼保持健康呢?

健康由四個元素組成,父母遺傳15%,環境17%,醫療條件8%,生活方式60%。因此,光靠醫療技術可以治療疾病,卻不能帶來健康,因為健康是軀體、心理、社會和道德的良好和完滿的狀態。最近我國公布對殘疾人狀況調查,結果表明:2005年我國的殘疾人比1987年增加了3000餘萬人,其中75%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也就是說,許多老人的壽命是延長了,但延長的不是健康壽命,而是帶病殘疾壽命,生活質量並不高。

怎樣才能延長健康壽命,使人們高質量地生活呢?

醫學分四個階段:健康促進、預防疾病、醫療救治和功能康複。前兩個階段我們稱為上遊,是健康範疇;後兩個階段我們稱為下遊,是醫療範疇。使人們更健康的關鍵是觀念前移,抓上遊,從中年抓起,從青少年抓起,從小抓起,越早越好。

生老病死是自然循環,亙古不變,但死亡的方式卻有不同:一種是自然凋亡,一種是病理死亡。

前者是無病無痛,無疾而終,平安百歲,快樂輕鬆。生如春花絢爛,走如秋葉靜美。後者是中年得病,肉體痛苦,精神折磨,身心煎熬,事業中止,人財兩空。

造成兩者差別的原因何在呢?

隻要看看百歲老人與英年早逝者的生活方式就明白了。百歲老人盡管生活方式各不相同,有不吃肉的,有吃肥肉的;有不沾煙酒的,有不離煙酒的;有早睡早起的,有晚睡晚起的。但仔細分析就知道了,所有百歲老人都有共同特點,無一例外,那就是心胸寬闊,性格隨和,心地善良;愛活動、愛勞動、愛運動;飲食上什麼都吃,吃的很雜,但適可而止,七八分飽。而看看那些英年得病或早逝的白(領)、骨(幹)、精(英)們,他們也都有共同規律,那就是“三少”和“三超”。“三少”是:自我保健知識少,保健意識更少,而實際保健行動更是少之又少。“三超”是:壓力超載,工作超速,體力超累。他們往往生物鍾節律被打亂,疲勞積累,健康透支,違背了自然規律,自然早早夭亡。

健康其實很簡單:順其自然,順應自然,順應天時、地利、人和,保持陰陽平衡、和諧適度。健康不需要高科技,因為人體自身的本能就是最高的高科技,隻是不要去破壞它、幹擾它,正如醫學之父所說:“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醫生。”同時健康也不需要高投入,平常飯菜,平和心態,平均身材,加上曰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時,三餐八分飽,一天八杯水,就可以了。健康麵前人人平等,誰違背,誰遭殃,過去,國王皇帝不例外,今天,局長經理也不例外;誰順應,誰受益,好人一生平安,平民百姓一樣健康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