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給孩子洗澡,其實沒有必要,因為洗澡會使新生兒筋疲力盡;擦洗肥皂則會除掉其皮膚表麵的油脂,而這層油脂對於嬰兒保暖、防止感染和外部刺激有很重要作用,是任何精製油脂所不能代替的。給嬰兒洗澡,冬天每周2次,夏天每周3次就足夠了。給嬰兒洗澡時應飯前進行,水溫為36攝氏度,室溫不可低於20攝氏度,嬰兒在水中的時間不超過5分鍾。
勿用尼龍紗巾遮住小孩的臉
尼龍紗巾織造緊密、透氣性能差,把尼龍紗巾遮在小孩臉上,這就在其臉部附近造成了一個供氧不足和二氧化碳滯留的小環境。時間長了,會給小孩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帶來不利影響。
孩子不宜睡在大人中間
不少年輕父母在晚上睡覺時總喜歡把嬰孩放在他們中問,殊不知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是有害的。在人體中,腦組織的耗氧量最大。成人腦組織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1/5左右。孩子越小,腦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越大,嬰兒可達1/2。孩子睡在大人中間,父母排出的廢氣雙管齊下,使孩子的麵部處於一個供氧不足而二氧化碳滯留的小環境裏,嬰幼兒因此睡不穩、做惡夢或半夜哭鬧,有礙正常生長發育。
兒童應預防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患病率高,已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專家建議,將青少年鈣的推薦量增至每日1.6克。體育鍛煉可預防或減少任何年齡的骨質疏鬆,但青少年時期的適當運動可增加骨密度的峰值。國外目前認為骨質疏鬆是一種兒科疾病,但其後果見於老年,與其在老年時期費盡心機地醫治骨折、骨痛,不如在兒童時期起即重視骨健康的問題。骨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骨質不疏鬆,而兒童時期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顯著減少這種危險性。
建立孩子健康檔案
生長發育資料。對處於生長期的兒童,定期測量其身高、體重、胸圍、頭圍,並與該年齡組的兒童平均值比較,觀察其發育是否正常。
預防接觸史。胎兒出生後,到居住地段的防疫部門建立預防接種卡,定期預防接種並妥善保管,以便入園入學查詢。
各種疾病史。小孩以往的門診、住院病曆是記載各種疾病曆史的原始依據,對今後醫療活動大有幫助,要逐年收集。
各種過敏史。家長對孩子出現的過敏情況,諸如食物過敏史、接觸過敏史、藥物過敏史,要記入檔案,並及時提醒本人,使其避免過敏源,並為醫生用藥提供建議。
青春發育史。家長對於自己子女的青春期的轉折應有所掌握。如女孩的首次月經,男孩的首次遺精等,以便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性知識教育。
兒童適量飲淡茶六則
兒童適當飲淡茶有好處。
1.增進食欲。適量飲淡茶,可以消食去膩,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欲。
2.防止肥胖。讓兒童飲點茶,可以幫助減肥輕身,對防治心血管疾病也有益處。
3.兒童經常看電視、玩遊戲機等,受電子輻射較多,加上城市環境汙染,都危害著孩子的健康。茶葉中的茶多酚和脂多糖有吸附放射性物質後與之結合排出體外的功能。
4.茶葉的含氟量較高,可以防止口腔炎,清除口臭。
5.茶葉中的胡蘿卜素可代謝合成視紫質以保持視力。
6.茶還有清火的作用,可防治不少疾病。兒童飲茶應避開晚上且茶水不宜過濃和衝泡過久。
至於飲茶的年齡,可以從三四歲開始。
兒童不要常吃洋快餐
兒童多吃洋快餐對健康不利。洋快餐代表的是歐美式的“三高”膳食結構:即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質。而這“三高”是引發高血壓、糖尿病、心悸等“文明病”的直接原因。兒童與成人不同,如果常吃洋快餐就會形成一種口味。口味一旦形成,再要改變就有困難了。
治嬰兒打呃
嬰兒打呃時,可先將嬰兒抱起,用一隻手的食指尖在嬰兒的嘴邊或耳邊輕輕地搔癢,一般至嬰兒發出哭聲,打呃的現象就會自然消除。
咀嚼功能影響兒童視力
現代食物日趨軟化,孩子進食咀嚼不夠,造成孩子的下頜不發達,牙齒排列不整齊和上下牙齒咀嚼咬合得不好。雖然脈絡膜組織和牙齒咀嚼的運動沒有直接關係,但飲食生活中長期不咀嚼,麵部的皮膚肌肉力量變弱,水晶體的調節機能就不能很好的工作。這也是造成孩子視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孩子生長痛的症狀
有的孩子夜晚常有膝痛。兒童膝痛原因有多方麵,常見的主要有生長痛、勞損、外傷等。生長性腿痛時間短暫,呈間歇性,好發於雙膝關節及附近的軟組織、肌腱、肌肉等部位,疼痛部位固定,無遊走性,常在黃昏或睡前出現,一次幾分鍾,不痛時蹦跳如常。這種膝痛一般無須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會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