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情緒就是正常合理的內心表現,對人的健康生活乃至工作、學習都有促進的良好情緒。這種情緒以積極、愉快、寬容、上進為特征。具有這些情緒特征的人,從不與人斤斤計較,每天用微笑對待別人,於工作、學習上不但專注認真,而且將之當作樂趣。這種人不僅自己快樂,他的情緒甚至可以感染身邊的人。
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培養自己形成積極而健康的情緒,因為這種情緒是我們人生快樂的動力。那麼,一個人的情緒是否健康,以什麼為標準呢?心理學家研究認為,心理健康的情緒標準,即情緒健康的標誌大致包括以下幾點:
(1)情緒活動是有原因的任何情緒、情感的產生與發展必須有明確的原因引起。例如,可喜的現象引起歡樂的情緒;不幸的事件引起悲哀的情緒;挫折可引起沮喪的情緒,等等。一定的事物引起相應的情緒反應是情緒健康的標誌之一。無緣無故的喜、怒、哀、樂,莫名其妙的悲傷、恐懼,或者受到挫折反而高興,受人尊敬反而憤怒,則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2)情緒反應是適度的由一定原因引起一定的情緒反應,應該是適度的。就是說,引起情緒反應的刺激強度與情緒反應的強弱應呈現正比關係。引起情緒反應的刺激強度越大,情緒反應就越強烈;反之,情緒反應也就越弱。如果微弱的刺激惹起強烈的情緒反應,則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
(3)健康情緒是穩定的情緒穩定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係統活動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也反映了中樞神經係統活動的協調。一般來說,情緒反應開始時比較強烈,隨著時間的推移,反應逐漸減弱。如果情緒反應時強時弱,變化莫測,經常處於不穩定狀態,則是情緒不健康的表現;(4)良好的情緒是愉快的心情愉快是情緒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愉快表示身心活動的和諧與滿足,也表明人的身心處於積極的健康狀態。如果一個人經常情緒低落、愁眉苦臉、心情鬱悶,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5)情緒是能自我控製的健康的情緒是受自我調節和控製的。
情緒健康的人,應是情緒的主人,可把消極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情緒;也可把激情轉化為冷靜。
講題二:不良情緒會影響你的人生
過於情緒化的人,對人生的不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壞脾氣的人走到哪裏都不會受到歡迎,而性格差的人常常人為地製造關係的緊張,無論是工作與事業,還是家庭生活,不良的情緒都是破壞和諧、扼殺幸福的大敵。
1.情緒化是人生幸福的殺手
情緒化是人們心靈中的毒瘤,它會吞噬人生的幸福,將你帶入不幸的深淵。
一個周末的傍晚,凱勒在後陽台上整理白天拿出來暴曬的舊書,正巧看見與他相隔一條防火巷的鄰居在陽台上洗碗。
鄰居動作十分利落,水聲與碗盤聲鏗鏘作響,像發自她內心深處的不平與埋怨。
這時候,她丈夫竟從客廳端來一杯熱茶,雙手捧到她麵前。
這感人的畫麵,直教人眼熱。
為了不驚擾他們,凱勒輕手輕腳地收起書本往屋裏走。正要轉身時,他聽到那女人回贈給她丈夫的一句話:“別在這裏假好心啦!”
呆立了半晌,丈夫低著頭又把那杯茶端回屋裏。
凱勒想,那杯熱茶一定在瞬間冷卻了,像他的心。
繼續在洗碗的鄰居,還是邊洗邊抱怨:“端茶來給我喝?少惹我生氣就行了。我真是苦命啊!早知道結婚要這麼做牛做馬,不如出家算了。”
也許她需要的不是一杯熱茶,而是來分擔她的家務。但是,在丈夫對她表達愛意的時候,實在沒有必要把情緒發泄到對方身上。
一時的情緒化,常常是你自身幸福的殺手。
有的人隻要情緒一來,就什麼都不顧,什麼難聽的話都敢說,什麼傷人的話都敢罵,甚至不計後果,釀出大是大非來。這就是人的情緒化。
人的情緒化行為有哪些特征呢?
(1)行為的無理智性
人的行為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意識的外部活動。人能區別於其他動物,其一就在於人的行為的理智性。
但是,人的情緒化行為的一個重要特征,往往缺乏這一點:不僅“跟著感覺走”,而且“跟著情緒走”。行為缺乏獨立思考,顯得不夠成熟,浮於表麵,輕信他人,而且有時還依賴他人。
(2)行為的衝動性
人的行為本應受意誌的控製,受意識能動地調節支配。但是,人的情緒化行為反映了意誌控製力的薄弱,顯得衝動。遇什麼不順意的或不稱心的事,就像一個打足了氣的球一樣,立即爆發出來。
帶有情緒化行為的衝動,看起來力量很強,然而不能持續很長的時間,緊張性一釋放,衝動性行為就結束了。這種衝動性行為往往帶來某種破壞性後果。
(3)行為的情景性
它的顯著特點是,為生活環境中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刺激所左右。滿足自己需要的刺激一出現,就顯得非常高興;一旦發現滿足不了,就會異常地憤怒。因此,這種行為就顯得簡單、原始,比較低級。如果他人故意地製造一個情景,那麼,一些人就會按照他人預計的方式行動,就會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