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做金錢的主人,既賺錢又快牙(1)(1 / 3)

在現代社會中,商品的豐富確實把有些人變成了“經濟動物”,一切都唯利是圖。而市場的活躍又把有些人變成了“金錢奴隸”,幹什麼都鑽進錢眼裏。

金錢到底是什麼?我們應當如何正確對待金錢?這些問題時時困惑著追求快樂人生的現代人。

其實,人生真正的富有,絕不僅僅是以金錢的多少來衡量。內心的充實、情感的滿足、生命的健康、品德的高尚,都遠比金錢更有價值。然而一個人若是連生存必需的物質保障都無法滿足,其生活也談不上什麼幸福快樂,因此,創造幸福的人生,就要學會既賺錢,又快樂。做金錢的主人才能獲得人生的自由。

講題一:正確地對待金錢

處在當今時代,一個人身無分文確實難以生存。金錢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仍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金錢有價,生命無價;金錢有限,人生無限,應當擺正金錢的位置,理智地麵對金錢。對一個理性的人來說,精神的富有遠比物質的富有更重要。

1.嗅出金錢的美好味道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傾向於把金錢看成是萬惡之源,把對金錢的追求看成是拜金主義,很難相信,一個把金錢當做敵人的民族,會取得經濟上的成功。要提高理財的能力,首先就要確立對金錢的正確觀念。如果把獲得金錢看成是一種罪惡,從而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負罪感,這就無法把科學、成熟的理財觀念建立在一個合適的心理基礎上。因此,我們首先要先聞一聞金錢的味道。

金錢到底什麼味道?具有不同財商智慧的人會得出全然不同的回答,“金錢有銅臭味害人不淺”或是“金錢美麗芬芳、動人無比”。其實,從人類的曆史看,對金錢的合理追求都是高尚的行為。德國的社會學家韋伯,在解釋為什麼資本主義會在西方社會成功時指出,正是在宗教改革後,新的教義告訴人們追求金錢是上帝的合理安排,因此人們開始把通過合理渠道和勤奮工作賺錢,看成是上帝賦予的職業時,資本主義才發展起來。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是有益處的,它把人們從對權力的追求中解脫出來,營造了金錢麵前人人平等的社會秩序,從而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金錢對個人更具有重要的意義。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美國社會學家海恩思指出,金錢可以在10個方麵使人生活得更美好:物質財富;享受更充分的娛樂;自己和子女的教育;旅遊;良好的醫療,因而使自己活得更久;退休後的經濟保障;更加的自信;更自由地表達自我;使自己更有魅力和力量;提供從事公益事業的機會。

金錢味道非常美好,它可以使我們享受到寬敞的房屋、時髦的衣服、現代化的電器、便利的交通工具,還可以使我們充滿男性魅力,因而更容易在情場上獲得成功。根據南方的一家權威報紙調查,北京、廣州和成都的女性在選擇男性朋友的時候,大都把對方的經濟地位放在第一位考慮的因素,她們覺得有錢的人更有魅力、更具性感,多年以前女方選擇男友的身高因素早已經被甩在最後一位。

金錢味道之美好,還表現在它能夠滿足我們貢獻社會的欲望。很難相信一個三餐都沒有著落的人會對這個社會有什麼貢獻。而那些有錢的人,在自己享受生活的同時,還通過設立基金,讓其他人分享他的快樂。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但也設立了世界第一位的慈善基金,價值20億美元,可以使很多沒有錢完成學業的人繼續上大學,比爾通過智慧賺取金錢,又把它回饋給社會,這不是很高尚的行為嗎!

金錢味道之美好,還在於它能夠給人以自信。口袋裏有錢,銀行裏有存款,會使人輕鬆自在,不必為別人怎樣看你而發愁,也不必要為幾百塊錢的消費而過多憂慮,可以瀟灑地出入商品市場和豪華的酒店。想找女朋友,如果你沒錢,那隻能逛一逛不要門票的公園,連一場電影也不敢請。如果你還沒有金錢,請正視自己的處境,仔細聞一聞金錢的味道,把金錢的美好當做前進的動力。有人這樣說道:“讓所有那些有學問的人說他們所能說的吧,是金錢造就了人。”

正是由於金錢的美好,美國作家愛默生才大聲地謳歌金錢,他指出如果不是金錢刺激了人類的創造能力,人類社會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正是因為對金錢的追求,一部分人把對權力的追逐棄之一邊,這個社會才沒有變那樣醜陋。

但是,追求金錢應該成為一個事業,而不是為單純的享受。我們在列舉百萬富翁的成功因素時,特地指出他們都是把追求金錢當做一種事業的人。如果你把追求金錢當做一種事業,就會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它,因而也就更容易在人生中取得成功,因為你已經獲得了超越。

2.金錢對人生的價值

金錢作為社會財富的象征,每一個國家都離不開金錢。作為現代社會中的每一個公民,離開了金錢更是舉步維艱,因為當一個人連最低的生理需求都無法滿足的時候,一切都無從談起。我們不能不正視這個現實。

(1)沒有金錢就無法享受生活現代社會從本質上說是經濟社會。任何計量經濟價值的東西都可以被轉化成簡單的金錢關係。如果你沒有錢,享受生活便無從談起。你有財富、有金錢,你就可以換取你所需要的許許多多的東西,你就可以享受生活賜給你的幸福。這就是財富給你帶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