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空腹養生從現在開始 (6)(2 / 3)

方法是這樣的:呈蓮花,在麵前一米處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燭焰與雙目同高。眼睛凝視燭光,不能眨眼。這個方法也經常被用於做冥想。

練習久了,凝視能力慢慢穩定,於是眼睛可保持放鬆,而將意念集中於燭光。要注意眼睛不要過分緊張,以免引起頭痛。初練時,每次凝視10秒鍾。以後可以遞增,但以一分鍾為限。

(4)淨腹術

方法有以下三種:

一是類似於收腹,身體前傾,兩腿微彎曲,雙腳相距約一米,並在同一水平線上。腹肌內收,將氣呼盡,胸隨之緊縮。雙手支撐大腿,以胸肌提拉肋骨,模擬呼吸,但不得將氣體吸入肺部。然後,腹肌放鬆,腹部內收,呈內凹形。最後,腹部上下鼓動,快速呼吸。

二是保持腹部內凹不變,用力向下前方(即盆骨上側)繃緊腹肌,使腹部中心部位肌肉隆起,其他肌肉放鬆。

第三種方法和上麵一樣,就是換鍛煉中心部位為鍛煉兩側。

3.呼吸法——斷食時的呼吸很重要

前麵我們已經講過了,古人斷食主張“服氣”,現代人治病喜歡將斷食與氣功結合起來。這些比較深奧,難以掌握。其實無論是服氣還是氣功,最重要的就是呼吸。前麵我們已經大致介紹過道教的呼吸法,所以在這裏重點介紹一下瑜伽的呼吸法。

瑜伽的呼吸法稱之為“完全呼吸法”,它是同時運用腹部、胸部和肩部三合一的呼吸原則,對呼吸重新調整,達到“調息”的呼吸法。瑜伽的呼吸方法大概有十多種,基本的、簡單易學的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交替呼吸法”等;還有稍複雜些的,程度較高的,例如 “鳴聲呼吸法、語音呼吸法、風箱式呼吸法”等。

“完全呼吸法”是呼吸的體操,它作用於腹部和內髒,所以又被稱為“內髒體操”,它配合斷食進行,有以下幾大好處:

(1)讓大腦與身體器官得到更多氧氣,增加身體能量,幫助身體化學反應,消耗脂肪與清潔血液,排出毒素。

(2)消除肌肉、內髒的疲勞,為肌肉輸送更多的營養和氧氣。

(3)增強消化係統的功能和心髒功能,提高人的免疫力,控製情緒。

這種呼吸法與普遍呼吸法相比的區別是:先呼後吸,先讓肺變空,讓橫膈膜運動。練習要領是先呼氣,呼氣時專心,節奏均勻,慢慢向小腹用力,直到有肚皮幾乎貼到背部的感覺,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按摩內髒,淤積在內髒中的動脈血液就會被擠壓出去(前麵我們講過,動脈中有充滿毒素的血液,靜脈中都是新鮮血液)。吸氣時,上半身放鬆,肩膀不要用力,使力氣真正積聚於下腹部。用這種方法,排出的二氧化碳是普通呼吸法的三倍以上,這種方法可使新鮮空氣能夠被內髒完全吸收。再讓空氣充滿肺的上半部練習。

呼吸時,可采用坐姿或臥姿,寬衣解帶,雙手自然放置,頭、頸、脊柱成一直線,全身放鬆。時間在10~20分鍾為最好,也可適當延長。

如果是和瑜伽姿勢配合著做,許多人認為必須是深呼吸。其實,不是所有的姿勢都要做深呼吸,初學者不主張做屏氣練習,因為如果把握不當,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練習瑜伽姿勢不要勉強,呼吸也是,保持自然。在保持一個姿勢的過程中,如果覺得憋氣、呼吸急促,則是動作幅度太大,超出個人能力範圍了,要適當調整。

再介紹一下簡單易學的腹呼吸 :首先是鼻子吸氣,吸氣時,注意肚子是鼓起來的,呼氣時肚子就癟下去。有人會覺得,怎麼吸氣時肚子就癟下去了呢?這是因為平時都是胸呼吸,肚子好像是就往上了,就感覺是癟的。

再是胸呼吸,要把腹呼吸做得非常好時,才能去做胸呼吸,吸氣的時候小腹不要動,擴張你的胸腔和肋骨,也可以試著把你的肩膀聳一下,這樣會幫你吸入大量的空氣和氧。

再介紹一種單鼻孔清理經絡的呼吸法。方法是:盤腿坐正,左手扶膝,右手中指、食指抵眉心,大拇指和無名指放在鼻子兩側,大拇指按緊右鼻孔,隻用左鼻孔深長地、緩慢地做瑜伽完全呼吸,做五次。中途應當閉上眼睛,均勻、輕柔地吐納氣息。做完後,大拇指鬆開,無名指按緊左鼻孔,做和剛才一樣的動作。當然,如果你患有鼻炎或感冒,不要用這種方法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