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公司麵試當中,何莉認識一個叫杏子的姑娘,那天何莉接到一個麵試通知,於是過去看了看,一家很小的家裝公司,老板叫沈浩很年輕,一腔熱情地給何莉講了很多他創業的經曆,這個年輕老板28歲,以前在一家公司做財務總監,月薪1W,在A市屬於高薪,後來跟朋友一起創業開辦了這家公司。談話中表露出來很欣賞何莉,希望她能跟他一起創業。何莉問有什麼崗位,對方告訴說目前公司沒有行政類的崗位,隻有銷售,何莉可以在銷售中積累經驗,並答應開了分公司讓她管理,何莉當時確實有點心動。可是考慮到小公司培訓不完善,自己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職業培訓,也沒有行業經驗,這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不利於職業成長,於是婉言謝絕了。
正是中午便在公司附近吃了個飯,碰到這家公司的一個員工杏子,女孩長高個子,眼睛大大的,卻總是露出一種憂鬱的神情,見了誰都想發幾句牢騷,總之給人的感覺就是很不滿意現在的處境。她高中畢業就去了一家服裝店打工,後來升到店長,工資月薪3000元。再後來來到A市轉行做銷售。她很困惑,為什麼8年過去了,她的工資還跟8年前一樣。杏子目前她做銷售崗位,底薪月入800元,全部靠提成,偶爾還得家裏接濟。
何莉聽完她的敘述,大概明白了她的問題症結。何莉告訴她她有的隻是工作經曆,而非工作經驗。
如果你做一項工作,掌握的是操作流程上的熟悉度,對工作中各種常見問題相應的解決方法對策的信息,隻能代表你經曆過這項工作。而在工作經曆中,受到工作團體的文化氛圍熏陶、工作職責、性質等影響,與同事、上司在性格、思想上的磨合,融合內在個性後,慢慢塑造出個人特有的職業氣質、職業技能、興趣等與眾不同的一麵,把自己工作經曆中得到的知識再用於指導自己完成更大廣度、深度的工作,並服務於個人職業生涯的規劃,這才是工作經驗。
如果能在一個行業中堅持5年,那麼就能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工作1-2年才是入門的時間,很多人在某個行業待了一段時間,沒有看到想到的結果,於是換一個行業再試試,結果還是一樣,幾年下來,雖然看似工作經曆很多,但是沒有真正進入過任何一個行業。杏子雖然工作時間有八年,可是換過的行業較多,造成了樣樣通卻樣樣不精的局麵。
杏子目前有一個可以學到專業技能的工作,問何莉是否要換掉現在的工作,何莉告訴她,如果沒有沒有想清楚最根本的問題,那麼換工作也不會有太大的意義。
何莉講了一個大倫敦區發生的故事:哥哥25年來一直在一家大銀行的人事部任職,負責全球員工的調動和外派,享受各種福利和4周帶薪年假,除了房貸和生活支出,還能有些儲蓄,後來金融危機爆發,哥哥失業了。同樣是在同一條街上的弟弟,是一名出租車司機,為了獲得出租車執照,弟弟花了3年時間努力記住大倫敦地區每一條街道和馬路,這也擴展了他的大腦記憶能力,可是弟弟的收入存在極大的變數,運氣好的時候賺幾百英鎊,不好的時候則入不敷出,但是一年下來,弟弟的平均收入竟然與哥哥差不多。
你要考慮的是麵對突如其來的、完全能夠切斷你的收入來源的事件時,是否有強韌的抵禦能力,也就是職業抗風險性。
杏子如果能在銷售崗位認真總結以往的過失,從而能獲得更多的客戶資源那就說明她已經把銷售經曆轉化為經驗了。如果她做那份有專業技能的工作,慢慢地提升專業技能,那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那麼接下來她要考慮的是自己本身適合哪種性質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