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肯總統曲折的愛情之路(3 / 3)

更糟糕的是,林肯此時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並不愛眼前的這位瑪麗·托德。他愛上的可能隻是自己的一個幻想,是瑪麗良好的談吐、出身及美麗的外表,是瑪麗身後有實力的輝格黨圈子,而不是瑪麗這個人。林肯很難麵對沒有愛情的婚姻,認為這對瑪麗也是不公平。在寫給好友的信中,林肯就流露出這種情緒。他害怕麵對自己曾經幻想得到的東西,他開始退卻。以瑪麗家族的勢力,拋棄瑪麗幾乎可以毀掉林肯的政治生涯,林肯的內心倍受煎熬。就在這時,他遇見愛德華的另一位親戚,18歲的瑪蒂爾達·愛德華(Matilda Edwards)。在與瑪麗的艱難處境中,林肯絕望地愛上這位瑪蒂爾達,這讓他意識到自己並沒有想象中對瑪麗的那般愛戀。對瑪蒂爾達,我們所知甚少,隻知道林肯在這時十分痛苦。

林肯是相當有責任感的人,他既然已經和瑪麗訂婚,如果現在反悔,自己就成了反複無常的人,這是他最為討厭和反感的。拋棄——是他早年的加爾文信仰中最害怕的東西,他在自己母親和姐姐的去世中,深刻地感受到被拋棄者的痛苦和憂傷。盡管他抓住機會向瑪麗坦白自己的處境和對瑪蒂爾達的愛慕,並請求得到瑪麗的理解和原諒,但這並沒有減輕林肯內心的愧疚和自責。林肯是道德感很強的人,這種背棄者的愧疚差點使他發瘋,一想到這可能給瑪麗造成的傷害他就愈加的絕望自責。林肯陷入深深的悲傷中,很難有東西可以使他高興起來。盡管林肯在感情之外的處境上逐漸好轉,他的好友Speed訂婚的消息使他多少可以從絕望中感受到一點歡樂,但是心底的悲傷從未退卻。也許,林肯的內心是深愛著瑪麗的,所以才會如此痛苦。

與此同時,瑪麗的處境也並不好過。瑪麗很欣賞林肯,堅定地認為林肯會有遠大的前途,而且也因為深愛著林肯才答應與他訂婚。並且,在當時,被拋棄的處境也使一向高傲的瑪麗倍受打擊。林肯與瑪麗共同的朋友看著兩人深處痛苦中,似乎旁觀者清,意識到兩人其實都是互相放不下對方的,於是開始刻意安排兩人“偶然的相遇”,積極促成兩人的和解。經過種種曲折,這對歡喜冤家最終在1842年11月4號修成正果,在親友的見證下走進婚姻的殿堂。在林肯的有生之年,兩人始終是攜手並進,患難與共。

盡管現在有很多說法認為林肯的婚姻並不幸福,林肯同意結婚是完全出於政治的考慮,加之瑪麗乖張難處,是總統夫人中最有爭議的一位。但是,我們隻是以旁觀者的身份揣測,隻有當局者自己才清楚。林肯與瑪麗後來生養了4個兒子,林肯在與瑪麗小別時寫給夫人的信也是深情款款,事無巨細,讓人感受到兩人之間濃濃的愛意。林肯在外人麵前也毫不掩飾自己對妻子的愛。林肯擔任總統後,在白宮的一次宴會上,深情地注視著妻子,對身邊的人說:“我的妻子還像她做姑娘時那麼漂亮……那時我深深地愛上了她……”瑪麗也是絕對愛戀著她的亞伯拉罕,甚至對林肯還帶點婚姻中頗不常見的占有欲,當別的女人對林肯稍獻殷勤她就無法忍受。我想,正是因為愛得深,所以才不能容許任何形式的分享,哪怕是一點點都不行。瑪麗對林肯的深深愛戀在林肯逝世時也沒有消失,1882年瑪麗被安葬在斯普林菲爾德橡樹嶺公墓丈夫的身邊,永遠陪伴著她摯愛的林肯。

責任編輯:姚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