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1 / 1)

嚶其鳴矣 求其友聲

文苑

作者:富康年

2015年,《讀者》34歲了。大家一定會發現,手頭的第一期雜誌變了樣。從創刊時的48頁50克書寫紙單色印刷,到2003年64頁55克書寫紙雙色印刷,再到2015年72頁70克全木漿膠版紙彩色印刷,這是《讀者》產品形態的第三次全麵升級。我們知道,對於許多忠實讀者來說,些許的改變都會帶給你們深深的不忍。但是,請相信,高品質的紙張、彩色的設計表達,新的產品形態無疑是為了更好地傳承《讀者》雋永、淡雅和獨特的韻味。俗話說:“燙頭三天醜。”新麵貌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好在雜誌是連續出版物,我們會根據大家的反饋意見,邊走邊改,漸臻完美。

我們身處急劇變化的世界。在時代匆匆的腳步中,心靈空間不覺要被壓縮分配給紛呈的選擇,懷疑和評判占據了更多的輿論空間,許多美好的事物和感覺便隨之疏離。快速革新的技術為閱讀帶來越來越豐富的形式體驗,《讀者》也順應潮流,利用新媒體技術為雜誌注入更多新的活力。但在精神的家園中,《讀者》更願成為一座明亮的燈塔,守望、梳理、傳播那些容易被遺忘,卻值得被沉澱的信念和價值觀。希望這座燈塔能提醒所有匆匆的步履:在浮躁的社會中,精神不能盲從,靈魂不能走失,信念要有所堅守。哪怕周圍的世界再複雜,我們也要保護好內心的善良和溫暖。

愛因斯坦說:我多麼希望世界上有個小島,上麵居住的全是智慧又善良的人們。《讀者》也有這樣的理想,“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希望越來越多誌同道合的讀者朋友和我們攜手前行。

(齊白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