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體之氣的運動與氣化
氣有運動的特性,氣以其運行不息而激發和調控機體的新陳代謝,推動人體的生命進程。氣的運動止息,機體新陳代謝的氣化過程因而停止,則標誌著生命過程的終止。
(一)氣的運動
1、氣機的概念
氣的運動稱作氣機。人體之氣是不斷運動著的活力很強的極細微物質,它流行全身,內至五髒六腑,外達筋骨皮毛,發揮其生理功能,推動和激發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氣運動的基本形式
氣的運動形式,因氣的種類與功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總的來,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升、降、出、入四種基本形式。所謂升,是指氣自下而上的運行;降,是指氣自上而下的運行;出,是指氣由內向外的運行;入,是指氣自外向內的運行。例如呼吸,呼出濁氣是出,吸入清氣是入。而呼氣是由肺向上經喉、鼻而排出體外,既是出,又是升;吸氣是氣流向下經鼻、喉而內入肺髒,既是入,也是降。
人體之氣運動的升與降、出與入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廣泛存在於機體內部。雖然從某個髒腑的局部生理特點來看,有所側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等等,但是從整個機體的生理活動來看,升與降,出與入之間必須協調平衡。隻有這樣,才有人體之氣的正常運動,各髒腑才能發揮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氣機升降出入的協調平衡是保證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方麵,氣必須有通暢無阻的運動;另一方麵,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之間必須平衡協調。具備這兩點,氣的運動才是正常的,這種正常狀態稱之為“氣機調暢”。
、氣運動的意義
氣機的升降出入,對於人體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如先之氣、水穀之氣和吸入的清氣,都必須經過升降出入才能布散全身,發揮其生理功能。而精、血、津液也必須通過氣的運動才能在體內不斷地運行流動,以濡養全身。人體髒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必須依靠氣的運動才得以完成,髒腑、經絡、形體、官竅之間的相互聯係和協調也必須通過氣的運動才得以實現。也就是,人體整個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同時,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係和適應,也離不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例如人之吸入清氣、呼出濁氣;攝入食物和水液,排出糞便及尿液、汗液等等都是氣運動的體現。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一旦停息,也就意味著生命活動的終止。故《素問?六微旨大論》:“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4、髒腑之氣的運動規律
人體的髒腑、經絡、形體、官竅,都是氣升降出入的場所。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也隻有在髒腑、經絡、形體、官竅的生理活動中,才能得到具體體現。
髒腑之氣的運動規律,有其獨特之處,體現了髒腑生理活動的特性,也表現了髒腑之氣運動的不同趨勢。以五髒而分述之,心肺位置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腎位置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位置居中,通連上下,為升降轉輸的樞紐。以六腑而總論之,六腑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以降為順。其在飲食水穀的消化吸收過程中,也有著吸取水穀精微和津液參與全身代謝的作用,總體是降,降中寓升。以髒腑之間關係而言,如肺主出氣、腎主納氣,肝主升發、肺主肅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以及心腎相交等等,都明了髒與髒、髒與腑之間處於升降的統一體中。而以某一髒腑而言,其本身也是升與降的統一體,如肺之宣發肅降、腸的分清別濁等等。總之,髒腑的氣機升降運動,在生理狀態下,體現了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點和對立統一協調平衡的規律。
由於人體各髒腑之氣的運動調暢,各髒腑之間的氣機升降出入處於一個協調的對立統一體中,從而保證了機體不斷從自然界中攝取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物質,並通過氣化作用,升清降濁,攝取精微,排泄廢物,維持物質代謝和能量轉換的動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