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生命從水開始
水對生命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質資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離不開水,人體內發生的一切化學反應都是在介質水中進行,沒有水,養料無法被吸收;氧氣無法運到所需部位;養料和激素也無法到達它的作用部位;廢物無法排除,新陳代謝將停止,人將死亡。因此,水對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物質。
水還是構成人肌體的重要物質。人體中各種組成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年齡越小體內含水越多。新生兒將近80%,成年男性也有60%,婦女約為50%。
水占人體重的比例如此之大,就連那堅硬的骨頭裏,水也占了20%。身體裏的水有些是我們熟悉的:血漿像大江小川奔流於全身各處,淋巴液像溪流渠道潺潺於組織細胞之間;至於為普通人所陌生的組織液,則深藏在細胞之間。但這些水都是和無機鹽化合在一起的,並形成一定的滲透壓,靠它們組成了身體裏的“海洋”,構成了機體內環境的基礎。細胞生活在這個“海洋”中是安定和舒適的。因為氧氣和各種養料溶化在水中(也隻能溶化在水中)送到身體各處,為組織細胞所利用;身體自身製造的各種激素,也須通過血液循環送到需要的地方;而細胞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廢物廢氣,也靠著這些“大江小川”、“溪流渠道”帶出體外。所以,水是身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基礎。如果離開了水,血液幹巴巴無法流動,細胞幹癟地喪失機能,養料、氧氣運不進去,廢物廢氣在體內堆積如山,身體完全陷於癱瘓。可見,水和無機鹽的代謝對生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到了夏天,人們對水的體會就更深刻了。因為在平時,人每天會有幾百毫升的汗水被不知不覺地蒸發掉。而在“赤日炎炎似火燒”的三伏天裏,人們往往“揮汗如雨”,自己有感覺,別人也看得見。出汗——這種明顯的蒸發,非常重要。當氣溫與體溫相差無幾時,體內餘熱的散失主要依靠蒸發——出汗這個方式。每蒸發1克汗,能放出0.85大卡熱,夏季一人一天出汗大約4000~5000毫升,至於劇烈勞動時,可增加到9000毫升,由此散熱約達5000大卡。試想,如果不出汗,這麼多熱留在體內,對身體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夏天在高溫環境下勞動,或在烈日暴曬下跋涉,大量出汗,不及時補充水和鹽分,最容易中暑。
同樣,急性腸胃炎、痢疾等疾病,主要的症狀就是又拉又吐,這會使身體丟失大量的水和鹽類,醫學上稱之為“脫水”。人體脫水以後若不及時搶救,則會危及生命。在這種情況下,不但要補水,還需要補充鹽分,因為體內的滲透壓是由0.9%的氯化鈉產生的。故而醫生搶救脫水病人時,都要為患者輸入0.9%的氯化鈉溶液。
總的來說,人是靠水生存的,人體一旦缺水,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幹舌燥,皮膚起皺,意識不清,甚至幻視;缺水15%,往往甚於饑餓。沒有食物,人可以活較長時間(能維持5周左右),如果沒有水,則最多能活7天左右。所以,我們要善待生命就從水開始。
據調查發現,全世界長壽人群居住地的水源,都有水質好、活性高的特點。壽星們的習慣、飲食情況千差萬別,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多飲水、飲好水。
在俄羅斯高加索地區有一個長壽村,那裏是世界上唯一沒有發生過癌症的地方,超過100歲的老人比比皆是。研究人員經調查發現,那裏的氣候或水土與前蘇聯其他地區並無區別,而且那裏的老人也並沒有吃什麼特別好的食物或補藥。唯一不同的是,那裏家家戶戶都喝井水。這些井水都起源於附近高加索山脈頂上融化的積雪。雪融化後形成的水流經花崗岩、安山岩和玄武岩土層,因而形成了不同於一般水的小分子團水,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經測定,pH值是7.2~7.4,呈微堿性,與人的血液的pH值幾乎相同。研究發現,那裏的居民飲用的這種水都是小分子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