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一帶一路”問題的幾點思考(1 / 3)

關於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一帶一路”問題的幾點思考

發展戰略

作者:嚴金國

摘要: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為政府實現宏觀戰略目標的重要工具,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合作等領域發揮了開拓作用。文章分析認為沿線國家的總體風險水平較高,“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必須做好風險管控工作。同時,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沿線國家的業務開拓具有先發優勢,可推進市場機製建設,構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金融服務平台。

關鍵詞:政策性金融機構;“一帶一路”戰略;風險管控

一、 “一帶一路”戰略的基本情況與戰略意義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以加強與沿線國家的對話交流,實現共同發展。“一帶一路”是對曆史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發展,貫穿歐亞大陸,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據不完全統計涉及中亞、東盟、南亞、西亞、北非、中東歐等60餘個國家,在全球人口、經濟總量占據重要地位。“一帶一路”戰略自提出以來內涵不斷拓展,輪廓逐漸明晰。201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建設,首次提出要製定戰略規劃,明確以加強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為重點。緊接著,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抓緊規劃“一帶一路”,通過推進一批重大支撐項目予以落實。隨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專門召開會議審議“一帶一路”規劃,並具體研究了發起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事宜。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已上升成為國家層麵的重要戰略,整體願景和行動規劃已經製定完成。各金融機構也響應國家號召,推進規劃落實,積極支持企業到相關國家進行海外投資或開展境外工程承包。

“一帶一路”戰略是開放和包容的,對我國在國際舞台上發揮引領作用,促進我國及沿線各國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國際關係看,“一帶一路”是我國突破“C形包圍”的重要戰略布局,有利於我國重塑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形成戰略利益聯盟;其次,幫助沿線各國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提升各國蘊藏的資源價值,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最後,多元化資源供應鏈和運輸通道,有利於降低我國在戰略資源物資上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程度。例如,中國和緬甸合作的昆明-皎漂鐵路,被稱為中國西南戰略大通道,建成之後能使我國進出口物資直接由緬甸皎漂港進出,不再受到馬六甲海峽的約束。

從國內經濟發展看,“一帶一路”建設首先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延伸,有利於中西部地區深化對外溝通合作、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其次,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產能較為充分,“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開拓國際市場,化解國內就業壓力;最後,我國資本輸出規模逐年增長,沿線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對資金需求較大,“一帶一路”可解決外彙儲備多元化運用問題,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產能國際合作既有利沿線國家的經濟建設,獲得中國較為成熟的技術和充足的資金,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調整,減少經濟硬著陸的壓力,是一種"雙贏"戰略。從國家區域發展看,由我國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延伸至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可以拉動西部地區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

二、 風險管控和製度建設是戰略實施的必備環節

1. 國別風險監測體係提高資金安全性。風險管理是金融機構的優勢,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支持企業“走出去”,尤其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項目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國別(地區)政治風險是開展國際合作業務首先要麵臨的問題,也是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決策因素。據不完全統計,“一帶一路”沿線包括俄羅斯、蒙古、中亞5國、東南亞11國、南亞8國、中東歐16國、獨聯體5國、西亞北非16國合計約64個國家(地區)。其中,大部分國家的風險水平較高,例如中亞5國均屬於風險中等偏高及以上國家。本文根據中信保《國家風險分析報告》(2013版)逐一查找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約64個國家的風險參考評級。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僅6.3%屬於較低的風險評級,86%的國家風險評級在5級以上,即風險處於中等偏高至非常顯著的層。各國風險評級的平均值為5.66,國家風險不容忽視。而且,大多數沿線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較為複雜,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存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必須通過長期跟蹤研判國別風險,選取適合國情的項目融資模式和項目運營模式,才能提高資金安全性。

我國金融機構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過程中,既麵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又麵對潛在的巨大風險,如何平衡好發展與風險管控的關係,關乎“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地。高風險國別往往意味著政治不穩定,主權償還能力差,是西方投資者回避的區域,我國卻主動進入,“雪中送炭”,能極大的促進兩國關係的發展。

2. 製度建設完善市場主體信用。陳元(2004)認為作為金融機構,開發銀行或者更廣義的說是開發性金融機構與商業銀行的不同之處在於,商業性金融是利用已經成型的市場,開發性金融機構則是依托國家信用和資金去構建新的市場,除了提供資金,還要進行投融資體製建設。製度建設在金融發展中極端重要,製度強才能金融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經濟尚不發達,必須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建立市場的基本規則,增強市場主體的信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