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應該是女生們永遠的話題,為了讓自己擁有魔鬼一般的身材,不知有多少女生拚命跟自己過不去,而且現在是一個“瘦身當道”的時代,各種減肥藥、減肥食譜鋪天蓋地,但是,愛美的女生們是否想過:自己真的需要減肥嗎?
誠然,由於物質生活越來越好,運動量的減少,身邊的胖墩兒越來越多了,而且我們都明白肥胖帶來的危害,它不僅造成行動不便,還會嚴重地影響身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肥胖定義為一種疾病,是繼艾滋病、心腦血管病、癌症之後的第四大敵人。肥胖的危害表現在:
1.怕熱、多汗易疲勞,下肢容易浮腫,皮膚皺褶處會引發皮炎,稍微活動就覺得心慌氣短,由於胖人行動遲緩,也容易遭受各種外傷或車禍,引起扭傷、骨折。
2.引發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脂肪肝。
3.胖人由於體重增加了,因此需要更多的氧,但肺功能不可能隨之增加,再加上腹部脂肪的堆積,限製了肺的呼吸功能,缺氧則會導致心肺功能衰竭。
4.和普通人相比,胖人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增多,超過了正常的溶解度,因此胖人容易患膽固醇結石。
5.增加手術難度、術後易感染。
6.易患癌症、縮短壽命。
……
美國曾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如下:體重超過標準20%的人死亡率要高28%,超過35%~40%的死亡率高51%,也就是說,肥胖程度越高,死亡率也相應增高。
看到這裏,女生們是不是被嚇壞了,更加想減肥,但是,一個人是否肥胖,並不能僅僅憑借自己的感覺,而需要一個科學的標準,否則就是恣意妄為,對健康更沒好處。
那麼,鑒定自己是否屬於肥胖的科學標準是怎樣的呢?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是“體重指數”,即BMI,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BMI=體重(公斤)÷身高(㎡),BMI在18.5~24.9之間屬於正常範圍,BMI25為超重,BMI>;30則為肥胖。
但是,專家們經過研究後發現,這個通用的標準並不適合亞洲人,因為它是依據歐美人而製定的。
中國科學家通過大量的數據調查,最終確立了適合中國人群的肥胖標準:BMI在20~22之間屬於正常範圍,當BMI>;22.6時為超重,BMI>;25則屬於肥胖。
因為亞洲人體型偏小,日本人的BMI為24.9時,患高血壓的幾率已經增加了3倍,香港地區的中國人BMI達到23.7時,死亡率最低,如果BMI繼續升高,死亡率也隨之上升了,由此可見,國際通用的標準對亞洲人來說顯然過高,因此亞洲人的標準是:BMI在18.5~22.9時屬於正常水平,BMI>;23為超重,BMI>;30為肥胖,也就是說,亞洲人的正常體重指數比歐美人低2點,應該說,其間的差別非常大了。
而中國人雖然也屬於亞洲人,但體重指數的標準應該比亞洲標準更低,因為中國人的肥胖有兩大特點:體型小,肚皮大。
體型小說明體重指數標準要更低一些,一項調查表明,BMI>;22.6的人,其血壓、血糖等都高於其他人,因此,專家們認為,我國人的正常體重指數應比亞洲的22.9還低,BMI的最佳值應該是20~22,BMI>;22.6為超重,BMI>;25則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