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7(1 / 2)

17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九山城內總是彌漫著燒焦的味道,農民把燒掉的秸稈或者不用的米殼放回田裏作為肥料,最近隨著人口的增長和農業產量的提高,亦或者空氣不流通,這煙霧越來越嚴重了,甚至在九山街打開窗戶連對麵的房子都看不清楚,走在街上放佛隻有自己一個人。

因為空氣質量不好,很多人也患上了呼吸係統的疾病,士東的藥鋪便找來了幾個醫館的學徒生,也在掛上了義診的牌子,反正學徒生也是混幾年混個資格印可就能自己開醫館懸壺濟世了,但是之前必須要在正規的藥店和醫館待夠多長時間,所以樂不樂意都得找個地方混著,士東聽李青以前說過這個問題,所以就按他的方法先這樣維持著,李青說過,隻要聽他的,就能幹掉曲直流醫館。

醫館裏的人,大多數混跡江湖久了就有了江湖氣,開藥也淨撿著藥鋪裏貴的房子開,反正藥鋪給提成,而新人一般還缺少些,所以大多數還是有顆善良的心,本著懸壺濟世的道理給病人開些藥到病除的藥,直接從士東的藥鋪拿藥或者拿著藥房去別的地方也可以,反正不收錢。而病人有很多窮困的,在士東的藥鋪裏看病不花錢,就拿個要錢,自然吸引了很多窮人,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很快連周邊鄉村的人都來士東的藥鋪來看病,疑難雜症的畢竟少,都是一些看小病的多。

士東的藥鋪很快就熱熱鬧鬧的,士東覺得照此以往,要不了多久就能幹掉曲直流的醫館了,直對李青樹大拇指,而李青卻道,單靠這個是幹不掉曲直流的醫館的,要士東多留意店裏來的那些有疑難雜症的病人,隻要有,就如此如此,說罷對士東耳語幾句。士東聽了一愣,但還是照做了。

這天,士東在店裏正在梳理賬目,一個中年男子和一個小夥子抬著一個年紀很大老太太就進來了。老太太氣色很不好,印堂發黑,而臉上卻是紅潤的,這和李青交代的情況很像,於是近前親自招呼。聽那兩個小夥子說,自打一年前老太太身體就不大好了,家裏都不管老人,於是就他們爺倆照看,最近老太太老說自己心裏不大舒服,整天疼的直冒汗,這爺倆不敢耽擱,都聽說您家的藥鋪看病治得好,這不抬著老太太來您這兒了?士東聽罷,貌似認真的檢查一遍,做了個揖,對那爺倆說:“我們藥鋪的名聲都是街坊鄰裏給的,大夫都是些生徒,平常也就能治個頭疼腦熱的,您老太太這個病是心肺五內的病。我們這還真的看不了!”

父子倆麵麵相覷,這該怎麼辦,自己在鄉下務農,好容易帶老太太進趟城,尋思不把病根治了也得減輕些疼痛才好。怎麼也不能什麼看不出來就走啊。正琢磨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士東又道:看你倆父子一片孝心,我也不管同行競爭了,您家老太太這病恐怕得去曲直流醫館看看了,他們那邊的大夫都是有印可狀正經八百的大夫。疑難雜症應該能治,要平常同行是冤家我才不說呢。還不是看你們爺兒倆一片孝心。也不收你診費了,我打發個夥計領你們到門口,省的你們大老遠抬著老太太進城不認得道路。說著交代了一個拿藥的夥計幾句,那夥計便放下手裏的活,來領著那三口人去了曲直流的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