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訓練良好習慣
別看新生兒來世沒多長時間,但他會很快養成一些習慣,如吃慣了母乳再換牛乳,他就會感到不習慣,並拒絕吃。如果每次都給孩子喂甜水,再給他喝白開水,他會堅決不喝。所以要從新生兒時期,就訓練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能總是喝甜水,喂奶的糖也不能加得太多,一般加糖5%,甜味不要太重,這樣既可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又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2.嬰兒玩具準備
新生兒好像不會玩玩具,其實,玩具對新生兒來說,並不意味著玩,而是提供對視覺、聽覺、觸覺等的刺激。新生兒可以通過看玩具的顏色、形狀,聽玩具發出的聲音,摸玩具的軟硬等,向大腦輸送各種刺激信號,促進腦功能的發育。因此,父母應從嬰兒大腦發育的需要以及開發大腦功能的角度考慮,來認識為新生兒準備玩具的必要性。給新生兒添置玩具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最好是既能看又能聽的吊掛玩具
玩具顏色要鮮豔,最好以紅、黃、藍三原色為基本色調,並且能發出悅耳的聲音,同時造型也要精美。這種同時刺激嬰兒視覺與聽覺的玩具,對嬰兒的發展十分有益。彩色氣球、吹氣塑料玩具也比較適用於新生兒。
體積較大的充填玩具
父母可為嬰兒選購一些造型簡單、手感柔軟溫暖、體積較大的絨布或棉布製品充填玩具,如絨布熊、絨布狗等等放在寶寶的小床裏,會給他們一種溫暖和安全感。
布娃娃和變形金剛新生兒最喜歡看的圖案是人臉。因此,父母不妨為寶寶準備一兩個布娃娃放在小床周圍寶寶能看到的地方。特別現在許多電動玩具,具備了聲、光效果,會說話,會走動等,對嬰兒都十分有益。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隻要在他醒著時一邊抱著他,一邊和他說話,溫柔地摸摸他即可。
3.訓練條件反射
人的智能的培養應該從出生之後就開始。此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對於新生兒來說都是新鮮的,大腦接受著許多複雜事物的刺激,形成條件反射。原來空白的大腦中,逐漸增添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圖像等感覺知識。當然接觸的種類越多,對大腦的刺激也相對越多。
新生兒的條件反射功能有主動、被動之分,主動的條件反射是通過耳、眼、鼻、口及皮膚等器官感覺而形成的。被動的生理條件反射功能是一種純本能。例如,當用手指去觸碰孩子的口角、麵頰時,他就會認為有吃的東西,會順著被觸摸的方向張開小嘴,做吸吮的動作。這是一種本能,尋找食物,用以維持生命。又如,孩子具有抓握反射功能。用一個孩子能握住的玩具去觸及孩子的小手時,他就會把手握得更緊。如果他拿住了這個玩具,就會牢牢地抓住,當用力拉玩具時,會連同孩子的身體一起拉動。這2種條件反射隨著神經係統的正常發育,到了3個月的時候將會消失。
4.訓練視覺功能
新生兒半個月後,可以對視覺進行訓練。例如用一些色彩明快的圖案讓孩子看。應當注意的是,強烈的光線對孩子視覺發育不利。因此,新生兒的室內光線要柔和,而且不能直接照射孩子的眼睛。電視機距離孩子的床要遠,不要讓孩子看電視。在孩子睡醒後,母親可以用和藹親切的語音對他講話,進行聽覺訓練,如給孩子唱一些歌,也可以聽一些柔和悅耳的音樂,但聲音要小,以免過強的聲音刺激孩子,使孩子受到驚嚇。孩子在睡覺時,要保持室內安靜。
發育狀況
1.生理發育狀況
體重
體重是表明嬰兒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新生兒的體重範圍為2.5~4.0千克,在此範圍內的新生兒均為正常。生後頭3個月嬰兒體重增加最快,每月約增750~900克。頭6個月平均每月增600克左右,7~12個月平均每月增重500克,1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體重的3倍。健康嬰兒的體重無論增加或減少均不應超過正常體重的10%,超過20%就是肥胖症,減少15%以上,應考慮營養不良,須盡早請醫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