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後來怎麼一回事,當然是張玄楚救出從這裏走之後,就遇見了這事情,還沒回家就愛上了自己的愛,而此時的嫦娥也飛走,後羿還是為了堯帝,做好自己的將軍,不料在年輕的後羿遇到金烏太陽,九隻金烏接受刑天眾魔蠱惑,想要曬幹堯帝的國家,洪水還沒退,城中又招受金烏火光,百姓受苦,後羿用神弓射日,流傳千古。
不想到得到西王母賞賜,嫦娥機緣巧合得到金丹而飛走,此乃命中注定,他將得與宓妃再愛,並在人間除魔除怪,並殺掉強大的妖蛇神相柳,功德圓滿而得到玉帝封賞。這是後話。
張玄楚對三人介紹了自己,目送三人離開後,自己又開始在山上尋找,但就是找不到哪裏有痕跡,就在此時,他看到雲中有一神,正在向他招手。
騰空而起,飛入雲中,那神向他拜了拜道:“不知道這位仙人你到此處尋找什麼,有什麼小神能幫你的嗎?”
張玄楚道:“我受命來北方這地尋找三樣生物,到現在一樣也找不到,正愁該如何辦法呢,不知道仙友該如何稱呼。”
那神人道:“仙人言重了,可千萬別叫我仙友,我隻是一個小神而已,等級低微,不如仙人們呼風喚雨,招神遣將,有用得著小神的地方,小神定當好生辦事。小神我名叫鳴咯”
張玄楚道:“關於神仙不都是玉帝管轄嗎,為什麼等級低微呢?”
鳴咯神道:“雖然我們都是玉帝管轄,但都是鬼仙修煉有成的小神,神是神,神仙是神仙,一字之差,相差很遠,能到天宮做官的更少之又少,能去做官的多受封三界的土地神,山神,灶神,記錄神,門神,遊神等,雖然有官職,但是非常低微,沒有仙人的形體,有了形體的神那就是神仙了,在往上大的來說是仙官,天仙等,更往上我們是想都別想了。”
張玄楚道:“既然如此,鬼仙也在人間作用很大,能修仙嗎?”
鳴咯神道:“能修仙,但必須投胎轉世為人方可修煉,不然的話也隻是一個鬼仙,受冥府功德,可以做神,但不是神仙。所有很多修仙之人常常召喚我們去辦事,呼來喝去,其實很難過的。”
想了想,原來是這麼一回事,人死後一智不滅,做清靈之鬼,名為鬼仙,好像呂洞賓在唐朝提起過。
原文寫道:鬼仙為何也稱仙?鬼仙之說,來自於《鍾呂傳道集》中“論真仙第一篇”提出的“仙有五等”。
鍾離權說道:“學法有三成,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而仙有五個等級,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不等,都是仙。鬼仙不離於鬼,人仙不離於人,地仙不離於地,神仙不離於神,天仙不離於天。”
呂洞賓問道:“所謂鬼仙,是指什麼?”
鍾離權說道:“鬼仙,五仙之中第一。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
呂洞賓說:“這是鬼仙,行什麼法術、用什麼功而修成這樣?”
鍾離權說:“修持的人,開始也不悟大道,而欲想快點成功。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誌不散。定中以出陰神,是清靈的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誌陰靈不散,稱為鬼仙。雖說是仙,其實是鬼。古今信佛之人,用功到此,卻說得道,實在是可笑。”
張玄楚問鳴咯之神道:“都說鬼仙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那為什麼還能成小神?”
鳴咯神道:“鬼仙這些都沒有,隻因在世時,做有功德,冥府按照功德大小,上報天帝,天帝按照個人功德分派管理地下某處,所以這種職位叫神,其實就是鬼仙而已。”
人皆有神,日用而不自知。神之者無形無象,舒之彌漫六虛,卷之於方寸間。神者其廣無邊,其小無內。常人其神常奔馳於外,手動腳行目見者神之用也,受想聞者神之感也。是以收神於身內不使之外馳是為聚神,神之於內不視不聽不知而外諸緣絕者是為聚神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