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太乙帝君會麵泥丸宮內(2 / 2)

太乙帝君道:“修行之士,須要精神氣全。精全才耳潤肌澤,神全則麵澤目清,氣全則音響體輕。夫人修行欲三者之其備,則定心絕念,內存空洞,運氣降升,無有停得,保固仙靈精液,還元不泄。先正心,咽氣七七四九口,大和其津,神想安居,心如明月照身,外氣氣無運,大力上行泥丸,積精不泄,隨氣上升,修仙之士久久長生,則九竅通明,四肢強健耳。”

張玄楚道:“果然是好方法,那什麼是長生不死。”

太乙帝君道:“?長生不死者,有生而不死,謂之長生。有死不死長生者,生而煉之也,不死者返生也。人欲要長生,藥欲長青,鬆柏子葉是。丹煉太盧,心定神是。欲不死藥,當服三黃,地黃,黃精,甘菊是也。丹煉太一,守腎煉氣是,此乃修者不死之法。”

張玄楚道:“修煉之人,水火之法尤為重要,什麼是水火之法。”

太乙帝君道:“生神水曰,神水之生,非華池之津液,謂真氣滋養澆灌之水也。北方有滄海,滄海生玄龜,玄龜吐真氣,真氣化神水,神水生腎中。故神水者,氣之根元,由人呼吸以出入,一呼出一寸,一吸入一寸。人能少語、少思、少勞動,則一時生一尺。人睡一時亦生一尺,但夢寐之間亦有勞動魂神耳。晝則無思安定,守之以流,夜則無夢靜念而生。今修行者,半夜定念端坐,上吸天池,下湧地脈,久久行之,精液無窮,長生不死之道,始於此也。上吸天池灌曲江,下湧地戶則不饑渴,能營周百脈變化凡軀矣。

運真火者,非心火也。蓋北方有水,水中生火,火生北方陰之穴也,光射太陽,取之有法焉。雙曲兩手兩足緊握,令力通於內,繞腰交過會於下丹田,其火如龜蛇之動,上盤下旋,如火焰升騰,自然出腎,夾脊骨,循風府,上頸,入口,出鼻,透天門,入泥丸,自然溫溫如火之相逼,則汗澱澱以出,長生不老久久飛升也。其餘應驗皆神仙之妙也。”

張玄楚道:“我聽說神水有那玉液,玉液之法是何,又有何秒用,與仙為何也在乎。”

太乙帝君道:“有玉液,有金津,是乃神仙一處心,有行龍,有伏虎,萬千變化五行根,走任督,過二脈,周天旋轉有真精,後上前,前下行,風火雷電來不息,是靈元,是金丹,行走萬遍氣萬千。練玉體,聚金仙,自古神仙在其間。

玉液口中糧,不死有為方,常常來鍛煉,成仙過此堂。”

張玄楚道:“原來如此,太乙帝君果然厲害,紫旭小子佩服得五體投地。多謝太乙帝君指點迷津,不然的話小之我不知道還有走多少彎路。”

太乙帝君道:“吾來此衝忙,沒有何物於你,就將我在元始天尊前講說之道行,印於你識海中,此乃《太乙救苦護身秒經》常常讀研誦唱,吾乃長期伴隨左右,巡聲救苦,大悲大慈,無量壽福。”

說完隻見帝君手一指,一道彩色光飛入張玄楚身體元神中,張玄楚瞬間離開泥丸宮,來到識海中,見到遠方有一把斬仙飛刀,飛刀下有一龍。又叫其它地方有無數光,每一光子一個神人,湧滿全識海到處都是,又見有九條光龍,在識海上空飛舞,又叫五方五帝在四周,下有六十甲子神真,還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在四方,中心地有一部大書旋空識海之上,那是《丹景道經隱地八術》,字大一丈,高萬刃。

來到後麵同樣見到《太上伏魔神咒》經,字大一丈,高萬刃。

在來到後麵,看到了另一本經《太乙救苦護身秒經》字大一丈,高萬刃,在下麵看不清楚,但小心看所有字又看得真真切切。張玄楚閑來無事,開始誦讀真經。

《太乙救苦護身秒經》爾時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寶座。放大光明。普集萬靈。與天教化。十方天尊。道君老君。帝君元君。丈人聖人。萬萬仙眾。俱來詣座。聽宣妙法。於是梵王稱善。帝釋欣歌。仙樂自響。隨光而至。

是時太上老君。身離玉座。步躡蓮花。真人侍於左右。玉女扶於曳裾。至天尊前。奏曰。臣等蒙師開化。受福天堂。施功無極。恩不可量。臣觀三界之中。苦海之內。無量眾生。橫遭厄難。罪網牽纏。異類尋情。難逃生化。臣不可住於太清。欲仗威光。分身三界。救度尋情。唯望至尊。觀心慈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