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仙道和神道本人述說(2 / 2)

神仙,佛、菩薩與鬼仙都屬於神道,沒有身體而死後形成,還要知道神道又分神道與依附神道兩類。修行應以修自身精氣神為主,自身成就,腳踏實地,不借神佛符咒之力,不以信奉神佛為主,行人道為本,即是仙道之修法。修行以性功為主,坐禪入定修性,不求肉身成就,將自身奉獻,是為神道。神道修行以信仰神佛,念咒請神,借力加持這一類。借力附體為依附神道,世間修神道者大多是依附神道。

仙道不死所指修行之人將自身神形合一,氣生易形,珠黃反黑而碧眼方瞳,容貌定顏或還童不老,有無互化,能自足自給,曆劫不亡。神道不死所指靈性修煉,生時專心修性,死後一靈不散,所居天外,以食香火念力增加修為,生存在陰性和元性空間,須借助石象或它物施展。依附神道,不求自修,借助神力,不能正信,愚昧信仰,依附神佛,死後得解救為神道奴隸。僅生存在陰界空間,不可作用物質世界的人道。

始遇道,當求大道,生死不阻,豈能止於小術。世間信教者,借力者,顯神通者,念咒者多如牛毛。雖現在的人不知古代修行之地何等模樣,如今人心突變,卻妖魔橫行。神道之地,陰氣密布,並非真正神佛寶地(有興趣的可以去寺廟看一看陰氣如何),實為妖靈無名陰鬼之府。

求靈者求事者,妖靈施法相助,遇退出供養者被先害而後救,手段頗多,若貪得無欲,卻不知有借必還。正法使人向善,卻不教人愚昧信仰,不勞而獲。孔子雲:“道不同,不相為謀“。旁門外道,非實修之友。

神仙之宗,非仙道之門,仙修之法與神佛的修法無基本沒有完全相同之處。《西遊記》中的內容少有人真看懂,那就是一部真實的仙修之法。萬壽山五莊觀,門上有一對春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古代家都知道,真正的神仙是長生不老,而非近代神仙離肉身而去)。孫行者笑道:“這道士說大話唬人。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在那太上老君門前,也不曾見有此話說。”?此處可看出仙道卻非神道可比。仙道神仙更非神道神仙,兩者不同,隻是世人分不清楚。那菩薩情知,怪道:“你這潑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參果樹,乃天開地辟的靈根;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讓他三分;你怎麼就打傷他樹!”

地仙之祖並非地仙,實為仙修之祖。仙修一道遠在天仙之上,貴有天地靈根,此天地靈根唯人肉身獨有,不近五行古代家都知道人身為大道靈根,奈何如今!無論神道如何性妙,不育靈根終無法長生,隻能陰中超脫而已。

《封神演義》中也曾透漏,死者封神,生者為仙。《列仙傳》和《續仙傳》也有對仙修事跡的記載,至於宗教人物寫的那些神仙記載就不要看了,不是一條修行路上的事跡。仙為人,擁有肉身。神佛非人,乃脫殼神靈,比如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等人,都是真神之人,不能說是仙,未有他們在人間度化之人成仙或自己下界成仙者。

封神演義也罷,西遊記也罷,皆為破密修行之書,以形式呈現,後世學著境界有限,卻不能通曉全理。當然,我寫這本也是仙修之法,並把仙家世界和神的世界說給人間。

仙道神道各有自修。道士葉法善為神仙,以向善之心為本,所屬神道。張果先生為仙真,行其所好,所屬仙道,真仙之人。張葉兩人,在世時各有道行本領,葉不能久存世間,張卻可以長生不死,往來人間,並有人長期看到,到現在社會同樣如此。而本人在廣州市也有幸遇到三個真仙之人,為了找自己傳承人,常常去考驗別人,我也被考驗,可惜的是那時自己還不懂。

人身小天地,若能大道解脫,何必擇小道而行!某些宗教之祖,一生未遇得仙道,唯有拋棄身體離去,實為無緣仙真。人若熬不出,有些事本來就更難分真假。以自由的名義而出發,就會有你不做,就說逃避責任沒愛心或懶惰無能,做了後說你有錯;借仁善濟世的名義而出發,不做是清高脫俗,做了是慈悲為懷。

以隨緣的角度,義務教導,沒人肯舍棄家人常年在外吃苦,出力收費又說你斂財;借世人的弱點,講學是為了天下蒼生,談到門票或募捐時又稱清貧如洗或多積善福!無論怎麼做,真正的文化,一直都不曾被大眾認可。

仙道茫茫,貴在人身,我也是修仙之人,了解如此這些,希望天下有能之人都能成仙了道,逍遙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