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元始天尊說《太古經》(2 / 2)

?????元始天尊大發慈悲之行,廣開方便之門,宣揚妙旨,述作微言,救度蒼生,悉除眾苦。經者,非俗談鄙語之稱,乃妙法真常之異號,總善之要徑,入聖之階梯,是逍遙之正路,平坦之玄途,廣莫之野,無何有之鄉。古今達士無不遊茲。若苦海眾生,素蘊仙風,宿有靈骨,遇此金文,一聞解脫,捐諸業縛,遠離煩惱,優遊方外,詎不幸哉。

天尊說道:“夫聖人垂教,若天行四時,率信而善應也。語若樞機,正如號今發而直截,無不中也,出而威明,無不當也。譬如良藥玉漿、大明之燈,能治眾生一切苦疾,能破羣迷黑暗癡業。言勝金石心地。動若春風,激悟凡夫,頓開心地。榮通萬化,各複其根。引接世人,解冤釋縛,出離生死,超脫有無,遊於大道,奚不至矣哉。

有動之動,在乎無動。

????“有動者,應機也。無動者,抱元守一也,歸根複命也。故經雲: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唯精唯一,允執厥中。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至靜不動也。”

有為之為,在乎無為。

????“神本湛寂,感而遂通,不得已而後起,,隨機接物,妙用無窮。去智與仁,故循天之理,淡然無極,而眾妙歸之。”

氣住則萬物皆生。

“專氣致柔,能如嬰兄。抱守衝和,真氣氤氳,萬物皆長生也。知和曰常,心使氣曰強。強者,堅強壯老,死之徒也。”

氣泯則萬物皆滅。

????“氣絕神逝,九竅百骸變滅塵土也。更何疑之。”

物物相資,固養其根。

????“以虛養虛,以實養實。何以故?忘形養氣,亡心氣養神,忘神養虛,虛室生白,吉祥止止,神氣衝寧,靈根深固,故成長生久視之道也。”

默而悟之,我自植之。

????“至道至玄,不假外物而得。默默昏昏,無應無問。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隨萬法,可以全生,可以複本也。”

出乎無間,

?????“無間者,無有也。是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圓通無礙,應化無窮,遍滿十方,時時運動,無有間斷也。”

不死不生,

?????“玄珠燦燦,今古常明。萬物混成,法法平等。非靜非染,無始無終。故曰不死不生者也。”

與天地為一者哉。

????“天道清虛,所以能長。地道寧靜,所以能久。人能悟理,達其妙道,致虛極,守靜篤,恬淡寂然,不為萬物之所累,清靜無為,可以與天地為一者哉。”

天尊又說道:“眾天尊者,人人本有,個個具足。蓋謂眾生緣薄福鮮,煩惱障蔽,迷情重濁,不悟真源,雖遇明師,不信不曉。”

忘於目則光溢無極,

????“五色亂明,令人目盲。色者,彰也。色色者,未嚐顯。何謂也?法眼圓通,明照十方三界,觀物無物,觀空不空,視之冥冥。杳冥之中,獨見曉焉。靈光充塞,無窮極也。”

泯於耳則心識常淵。

????“五音亂聰,令人耳聾。心是清淵,本自湛澄,是非言語,美惡聲音,皆為妄情偽物,飄風驟雨,動擾心源,神室不靈。若能泯絕是非,不受於中,無聲之中,獨聞和焉。然後可以聽玄歌白雪,不鼓陽春,仙音之曲調也。”

兩機俱忘,是謂太玄。

????“聲色雙泯,動靜兩忘,聽之不以氣,視之不以神,是謂太玄之妙,虛曠之靈。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無為之為,不知而知,靈明曠徹,廣大虛寂,妙無邊際也。”

混混沌沌,合乎大方;

????“物我俱忘,有無不立,昏昏默默,杳杳冥冥,無邊無際,非外非中,其遊無端,其出無方,化育萬物,不可為象,混成無方隅也。”

溟溟涬涬,合乎無倫。

???“?至道重玄,浩浩蕩蕩,理無等倫。藏之則為元精,用之則為萬靈。含之則為太一,放之則為太清。無相無名,至尊至貴,迷之則凡夫,悟之則聖賢。”

天地之大,我之無盈;

????“古今聖賢、得道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雕琢萬物,澤及羣品,不為難乎。”

萬物之眾,我之所持。

????“宇宙在乎其手,萬化生乎一身。”

曷有窮終,以語其弊哉。

???“聖人直說妙道,普現普光,惟恐後世凡夫不信疑惑,大發謙辭,若言不盡其理,以語為弊,惡舛訛之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