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靈寶天尊說《度人經》(一)(1 / 2)

天尊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故曰口帶玄而無路,舌頭談而不談。

養其真火,身乃長存。

“真氣熏蒸而時無寒暑,純陽流注而民無死生。故曰心燈朗照,法身長存。慧燭不明,道容豈載。”

固其真水,體乃長在。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滋榮群品。人能安靜和暢,寶瓶堅固,玉漿香美,真水下降,滋養妙體,返老如童孩,不亦善乎。”

真真相濟,故曰長生。

“水火既濟,魂魄相守,鉛汞相凝,煉成大藥,結就金丹。燦爛光輝,無幽不燭。純白入素,無為複樸。長生不滅,沒身不殆,號曰真人者也。”

天得其真,故長;

“天得純粹不雜之道,則故能覆蓋群有,包羅萬象,曆劫清凝,鑒物無私,不言而應,妙用無窮,高虛長遠,大無不包,久而不易也。”

地得其真,故久;

“地得其真,則育養萬物,深根固蒂,安靜無為,乃長久也。”

人得其真,故壽;

“死而不亡者壽。但世人悟其真趣,得其妙元,與道合真,沒身不殆,同其聖賢,令後代祭祀不輟,何以加此焉。”

世人所以不得長久者,養其外。

“五味濁口,五臭熏鼻,聲色閼塞耳目,取舍滑心,使性飛揚,迷情徇物,念念相攖,使心智遊乎外,鬼神入其內,是非寵辱,亂擾靈源,與物相刃相靡,終身疲役,區區業網,而不知其歸,可不悲乎。身適美厚,錦繡羅穀,意迷邪見,顛倒妄想,至於窮年,不知天命。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可不哀哉。”

壞其內也。

“內本清靜光明,虛白晃耀,奈何愛染萬緣,不生返照,飄飄一性之散,沉沉萬劫之迷,難省真身,遷於別蛻,迷其真源,壞其內也。萬劫輪回,生死海中,不能超度,甚可哀憐矣。”

長生之道’

“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長生之道,得之可矣。”

不視不聽,

“不視不聽者,隳其肢體,黜其聰明,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有太初。不登昆侖,不遊太虛,坐忘遺照,合乎洞玄,同而無好,化而無常,希夷微妙,不可測量耳。”

不華不榮,

“不利貨財,不近富貴,不苟於人,不飾於物。眾人熙熙,我獨怕兮,眾人昭昭,我獨若昏。捐名忘勢,全身遠害,乃合天道也。”

棄世離俗,

“不尊顯於市朝,不困囚於妻子。如孤雲野鶴,飛騰自在,舒卷無心,乃修真之士也。”

積精全神,

“賢人尚誌,聖人貴精。內以衝和之氣養神,外以諸聖妙法以滋慧命。內外瑩徹覺性圓明。心境俱忘,頓超諸漏。體此法乃可修持也。”

寂寞無為,

“無為者,無不為也。恬淡無為,乃合天德。故曰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故曰寂寞恬淡,虛無無為,乃天地之平,道德之質也。故聖人恬淡矣,平易矣。平易恬淡,則哀樂不能入,邪氣不能襲,其神不虧,故其德全,靜一而不變也。故一切賢聖,其道密庸,不以無為法而有成聖功者,理未聞也。”

乃得道矣。

“夫道者,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不可得,可受不可見。先天地而生,生而無名,然未嚐生也;後今古而存,存而無象,然未嚐存也。故曰不可思議。既不可致詰,思惟何以得之。眾生但能心境兩忘,一念不生,呼吸屈伸,躇步跐蹈,不知是誰,更休得攜燈問火,涉水尋津,頓悟本心,即得道矣。”

茲為眾生即說偈曰:

天尊宣秘密,方便示慈悲。法雨滋群品,玄談釋眾疑。觀凡如夢幻,引接悟希夷。水火歸爐灶,雲霞罩坎離。衝虛通聖道,清靜結靈芝。物得能長久,人行絕禍危。逍遙三界外,永永證無為。說完之後,同身恭敬禮拜。

元始天尊,在淩霄寶殿宮內,與諸仙上聖演說真經。若能傳受,身有光明,左有天丁,右有七星,三界侍從,受吾真經,能持誦者,萬鬼銷寧,誦吾真經,自然長生,五帝侍衛,萬劫皆明,隨劫輪轉,逍遙上清,光奇仙子,受者長生,玄真妙錄,禁斷惡神,千千截首,萬萬剪形,天符劫令,斷絕鬼神,頭破七分,除滅根源,修行有誌,對禦留恩,真經微妙,難遇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