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此道,五年之中,玉童、玉女見形,為子使役。行之十四年,道成,得與五星同輿,上詣玉清宮。
夫上真之道有七,太上之道有三,中真之道有六,下真之道有八。
上真之道有七,列篇目於左:
第一曰太上鬱儀奔日文,第二曰太上結璘奔月章,第三曰太上八素奔辰隱書,第四曰太微帝君飛天綱上經,第五曰高上大洞真經三十九章,第六曰金闕靈書紫文上經,第七曰黃老八道九真中經。
登飛木星之道:歲星圓鏡木精,玄朗東陽之陔,星中有九門,門中出九鋒芒,鋒芒光垂九百萬丈,一門輒有一青帝,備門奉衛於中央青皇真君也。中央有始陽上真青皇道君,諱澄瀾,字清凝;夫人諱寶容,字飛雲,治在木星之內,鎮守九門,運青光流鋒,以照上下之真。欲飛登之法,常思見歲星,當'?正心視星,以右手拊心而禮之,左手掩兩目,乃九閉氣,又叩齒二十七通,咽液九過,使目閉於手下,心呼歲星中真皇之君、君夫人名諱字三過,畢曰:願得與始陽青皇真君、君夫人,共乘八景碧輿,上登太上宮。言畢,乃臨閉目於手下,向星微祝曰:
天地交和,精流東方,仰望九門,飛霞散鋒,始陽碧台,中有青皇,青牙垂暉,映照九方,鬱察夫人,字曰飛雲,齊服靈錦,龍帔虎裙,腰帶鳳符,首巾華冠,出無入虛,遨遊太元,前策青帝,後從千神,來見迎接,得為飛真,上登玉清,高上之房。祝畢,去手,臨目對星,服星之光二十七吞,存視星九芒,使盡來入喉中也。都畢,又叩齒三通。
常行之十四年,木星中青皇大君,奏聞高上玉清宮,刻太微蕊簡,定名玉書,位為上清上飛真人。
木星有九門,門內有九青帝,其一帝輒備一門,以奉承於中央青皇上真大君也。青皇者,東方之上真,始精之尊神也,出入玉清,與高上為友也。其門內青帝,或號青靈之公,或號青神,或號青精,或號青帝之君,並受事於中央青皇也。行八素之秘道,則致青皇來降。已行五靈之外法者,則致青神來授書。是故道有深淺,致有尊卑。
天無星之時,天陰之夕,可於寢室中向東存修而祝也。天道微妙,玄綱毫分,不必對星而行之也。有星時可出庭中,坐立適意。所謂上真之道,登東辰之法,不傳地仙輩也。
飛登火星之道:火星玄鏡丹精,映觀南軒,星有三門,門中出三鋒芒,光垂三百萬文,一門內輒有一赤帝,凡三赤帝,備門奉衛於南真上皇真君。星中央有丹火朱陽赤皇上道真君,諱維渟,字散融;夫人諱華瓶,字玄羅,治在火星內,鎮守三門,運赤光飛雲,以朗天下之真人也。欲飛登之法,思見熒惑星,正心視星,以左手拊心而禮之,右手掩口,乃三閉氣,又叩齒二十七通,咽液九過,臨閉兩目,心呼熒惑真皇君、熒惑夫人諱字三過,畢曰:願得與丹火赤皇君、君夫人,共乘八景丹輿,上登玉清宮。畢,乃向星微祝曰:
玄象流映,丹光南冥,仰望三門,朱雲絳城,中有丹皇,名曰維渟,夫人內照,是為華瓶,齊服雲霜,鳳華龍鈴,腰帶虎書,首巾飛青,出元入玄,翱翔五城,首導赤帝,後從六丁,來見招延,得真之名,上登玄虛,金書玉清。祝畢,去手勿複掩口,故臨目視星,服星之光二十七吞,存令星三芒盡來入喉中。都畢,又叩齒三通。
常行之十四年,熒惑星中赤皇上真道君,奏聞三元玄上宮,刻玄圃瓊簡,定名金書,位為上清上飛真人。
熒惑星有三門,門內有三赤帝,其一帝輒備一門,以奉屬於中央赤皇君也。赤皇者,南方之上真,丹宮之貴神,出入玉清,與三元上皇為友也。其星中赤帝君者,或號赤靈之公,或號赤神,或號赤精,或號赤帝,並受事於中央赤皇上真大君。子行八素之隱書,則致赤皇來降。已行五靈之外法,則致赤神來授書。是以道有隱外,文有秘顯,爾乃招真有尊卑之差,求神有上下之序。
若無星之時,天陰之夕,可於寢室南向存之。有星可出中庭,坐立任意。此所謂奔南辰之法,不傳地仙,傳之犯泄漏之罪。
地仙自複有八素經,論服王氣吐納之道也。又有九素經,論召鬼使精行廚檢魂魄之事,正陸行名山長生不死而已。八素經後有天鈞上曲陽歌九章,九素經後有鳳吹龍嘯陰歌八章,此是地仙之秘書也。今所謂太上奔辰八素,行上清之道,非地仙之八素也。地仙之嘯歌,以待上清之行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