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酆都城下酆泉三十六地獄(2 / 2)

(七)璿璣停關,星宿不行,天無晝夜,四運齊晨。

(八)紫雲吐琿,流麗諸天,一切萬物,普受光明。

(九)春夏秋冬,不暑不冰。氣流柔和,神奇興盛。

(十)五鎮安立,玄教無窮。

(十一)是時玄下七寶神奇,以散諸地,資生兆民。

(十二)七寶奇林,一時空生,光明垂蔭,彌覆十天。

玄景始分,化為九氣,成為九真元始玉皇,居於三清高上之境,三清高上之境又各置八帝,成為二十四帝分四方,又有各天分帝三十六重天,成為三十六帝,全由元始玉皇九人來統轄,每人管理四重天,共計三十六重天。後至地球自然之星,出現東王公、西王母從氣而化生,各置宮第,於是又有了營衛職官管理地球。

太極秩序的開端,人為萬物之靈的半神,累劫經生,靈魂不知何去何從,無由解脫。靈寶天尊憫鹹憂測,於是五行聚精,化五方五老梵氣天君建宰五方。闡演靈章運化乾坤,以拔度天人利濟群品。燮理陰陽,化形十方救苦天尊傳玄文心印,廣布閻浮流傳濁界,建築冥刹,以挽救幽魂。設天地九獄護衛人道。

九大天獄分別在天界玉京鍾山白玉城外五千萬裏的九個地方,屬於中天世界之內,不在高上之天,是天界的仙獄所在,直接由九幽天帝統管,內中通九幽魔界:酆泉獄主攝天魔。此酆泉獄在天之北方癸地,北幽大帝通管其北幽天上天下眾天地之獄。酆都山的頂端周廻三萬裏,高二千六百裏,中有這一大山名酆都山,上參碧落,下入酆泉,名曰酆都羅山城內。山聳立高十萬六千裏,周回五萬裏。

山下入水酆泉深一萬裏,水際山腳下有大洞陰景天國。其中有主者,名叫太陰水帝北陰天君。其洞天周回一萬五千裏,其宮殿名太陰宮。左右助理,名日東鬥鬥中生氣君,西鬥鬥中生形君,南鬥鬥中司禁君,北鬥鬥中司命君,中鬥鬥中總錄君,下吏九令主者,五嶽府君,二十四治陰官,二十四治陽官,河海掾吏,丘陵溪澗主者,下吏無鞅之眾。

六天異鬼惡神,為此侍衛。左右列三十六獄,周回各五十裏。獄中草樹,皆稟自然惡毒之氣,所生為刀劍鋒铓。多饒眾毒、猛獸、炎火,煙黑風飄,日夜不停。冥昏毒氣,血光熏臭音臭。火車灰河,鐵棒銅錘。拷打楚痛,呻吟振天。皆是下元生的肉人,罪鬼死魂之所處也。

其太陰天洞外,左右有三小宮,各五十裏,各有主者居焉。第一宮名天官宮,第二宮名地官宮,第三宮名水官宮,皆是生死追呼之要司也。其山中有六洞宮,其洞宮是太一陰洞天宮,每宮周回五千裏,此六宮亦陰府之六曹也。每官直主者役士,各一大魔王,每一魔王下小吏三十六萬人,皆異狀凶怪鬼神,或魚龍之形,以為侍衛。

其洞門在太虛杳冥之中,常為煙霧蒙鬱所蔽。若非天帝至力,不可及也。名為六天魔王宮,其鬼乘生人迷亂,下降人間。啖食女人懷胎血孕精氣,令非夢惡想。或為貓犬之形,令女人驚怪。痿黃色頓,血精斷絕,狂病衰患傷,食生人子息。或一歲至十歲,枉遭夭折。下元生人,大限未終。愚迷不能添神益算延生,請命遭逢魔鬼,枉折天年。

又與生人九玄七祖拘年,考問生人姓名,延累共行,諸惡病瘨尰,焦瘦涕唾,膿血惡瘡,疥癩癲狂,盲聾閉塞。或為風水作難,遊魂惡夢,柳鎖鞭撻,禁係非常,行種種疾病,不可具載。妄將生人行年本命、三魂七魄,上送六宮,落生名,上死籍。病困床枕,積歲經年。改易形骸,以求血食。或為女巫搖鈴鼓吹之怪,據於大木古樹。

或為三皇五帝古先帝王形像,垂旒帶佩。或為六天魔女,盛服豔妝。或為九州前代猛將凶臣,持戟把劍。或為諸天大將軍,馭騎日月星辰光氣,遊行人間。或為生人七代填墓祖考儀貌。

或為野獸,乘騎飛鳥,駕馭蛇鼠,五色光明,妖童豔女。或托異木怪石為主。或為古穴泉源。百形千變,殺害生人。苦遭逼逐,或求異法禁衛,鎮壓追捉。其鬼力不能加,即反入洞中,不可尋逐。諸邪不禁,力不加敵。及有大威力,移山拔樹,興雲動雨,不可禁製。卿等當知。

洞天六宮,周一萬裏,高二千六百裏,是為六天鬼神之宮……人死皆至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