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泉獄主攝不職典祠。黃泉獄主攝山魈精魅。寒泉獄主攝江湖水怪。陰泉獄主攝血食邪神。幽泉獄主攝山林毒惡。下泉獄主攝古伏屍。苦泉獄主攝師巫逆鬼。溟泉獄主攝刑亡橫死。
所謂九泉天獄,在天之上,分至各管,在天下成地獄之泉,為九泉陰獄。
所謂九泉,也就是傳說人死後所要去的地方,九泉之下,含笑九泉,都是這個意思。古詩中也常有這樣的描寫,比如:
魂斷九泉招不得,客邊一日幾沾衣。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九泉是不是真的有九個泉呢?按照道家的說法,還真有這麼九個泉。古人認為,陰間和陽間是一一對應的,所謂“事死如事生”,陽間有啥,陰間也有啥。
華夏自古有九州之說,那麼相應的,古人也將陰曹地府劃分了九個區,叫九幽,九幽內有九地,九地中有九泉,九泉有九獄。
九泉者,北都羅酆泉,惡獄也。事係天庭,不可輕行。故酆都為天下鬼神之府,專檢製魔妖之權行,今宣威莫大於此。凡獄有九,一曰酆泉號令之獄。二曰重泉斬馘之獄。三曰黃泉追鬼之獄。四曰寒泉毒害之獄。五曰陰泉寒夜之獄。六曰幽泉煞伐之獄。七曰下泉長夜之獄。八曰苦泉屠戮之獄。九曰凕泉考焚之獄。凡九獄,各有所主,第一獄主攝天魔。第二獄主攝不職典祠。第三獄主攝山魁精魅。第四獄主攝江湖水怪。第五獄主攝血食邪神。第六獄主攝山林木客。第七獄主攝古墓伏屍。第八獄主攝師巫、逆鬼。第九獄主攝刑亡橫死。凡獄前列鬥燈,徑闊一尺二寸,牽罡二尺四寸。前列九獄,每獄前懸追鬼符,內懸重刑符。獄門懸一竹竿,長三尺,掛追鬼榜,總門掛塞鬼路符。逐日三時上香行持,向曉看跡,即知是何鬼也。輕則禁鎖,重則三塗重役,太重者滅跡除形。
每當新的天地開辟時,都有其年號,曰延康、赤明、龍漢、開皇等等,年號之間相距長達四十一億萬年。
靈寶宮中,黃金鋪地,玉石為階,宮中有七寶、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於中央和兩旁的仙殿中,這種氣派顯然被人間帝王所效仿。
靈寶天尊原是“二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後托胎三千七百年誕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萬人侍衛,萬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計其數。
靈寶天尊是太上玉晨道君,此時此刻他在九天之上,而此地的靈寶宮中,隻有他的一個雕像在此。
言歸正傳,張玄楚來到了此地,參觀了這裏的靈寶宮殿,見到了許許多多的仙人,又參觀了其它所有的宮殿,看這下麵的仙人,卻沒有幾個能夠認識他。
當他來到九老仙宮殿,出現了九位老人,還有一個太乙真人,都來迎接他,最後又見到了福祿壽三星尊人,一個個對他都非常的認識,張玄楚有的雖然不怎麼認識,但卻認識福祿壽。
當初在南天門,與長生大帝一起戰鬥的福祿壽三星也在裏邊幫助,今日見到,也算是老朋友了,不過那個時候卻沒有好好的認識。
福祿壽是中國民間信仰的三位大神仙,象征幸福、吉利、長壽。在道家流傳為天上三位吉神。
福星,頭戴官帽手持玉如意或手捧小孩為天官一品大帝,天官賜福由此而來;
祿星,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祿(因被中國民間扭曲影像,所以現在的祿神都變成捧小孩的);
壽星,白色的胡髭,手持龍頭杖手捧壽桃意為長命百歲。 中國民間常把壽星與福、祿二星結合起來祭祀,合稱福、祿、壽,成為人們最受歡迎的三個福神,作為中國民間吉祥如意象征,故中國民間祝壽時,常在正屋麵牆上懸掛福、祿、壽的中堂兩側麵壽聯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福有很多的含義,人們創造的福神也就有了多種多樣的神職。福神由此而獲得了兼容眾多吉祥神神職的功能,但同時也就失去了鮮明的特征,其形象與功能變得模糊不清,以至於人們在祈求某一具體的好運時,往往要供祀專司某職的吉祥神,福神隻是在人們祈求的目標比較空泛的時候,才成為人們供祀的對象。每逢新年伊始。正是祈求來年萬事如意的時候,人人要在門上貼福字,福雖是文字符號,卻是人們心目中福神的象征,包含人們對福神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