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常用中藥的研究進展(2 / 3)

宋敏等[4]采用血清藥理學和體外培養成骨細胞的方法,顯示淫羊藿總黃酮能刺激細胞增殖,顯著提高堿性磷酸酶活性、礦化結節數和Ⅰ型膠原表達,提示淫羊藿總黃酮代謝產物具有促進骨形成活性。濮祖茂等[5]對去卵巢大鼠的股骨頭的組織形態進行掃描電鏡觀察和圖像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高中低劑量的淫羊藿總黃酮在連續應用3個月後其骨小梁結構恢複了拱形結構,說明淫羊藿總黃酮能防止大鼠切除卵巢後骨質的丟失和改善骨生物力學的性能,具有抗骨質疏鬆症的作用。朱貴忱[6]等研究表明,淫羊藿與鈣劑聯用能顯著降低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更能有效地緩解骨質疏鬆患者的腰背痛,縮短疼痛緩解時間,阻止骨質疏鬆的進展,降低骨折的風險。白秀美[7]運用單味淫羊藿為煎劑與福善美片劑對比,研究結果表明,淫羊藿能明顯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IL-6表達,證明其在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方麵具有類雌激素樣作用和促進骨形成的作用。

2 葛根

葛根味甘、性涼,歸脾胃經,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塊根。傳統意義上屬於解表藥,具有解表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的作用,但因其具有升發脾胃清陽之氣、疏解肝鬱的功效,因此可用於治療脾虛肝鬱之骨痿、骨痹。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葛根含異黃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黃酮、大豆黃酮甙及β-穀甾醇、花生酸,又含多量澱粉(新鮮葛根中含量為19%~20%),具有擴張冠狀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高粘狀態、有活血化瘀的功效[8]。

王新祥等[9]通過動物實驗證明,葛根的主要成分大豆提取物大豆異黃酮可以抑製睾丸切除雄激素下降造成的骨密度和骨量下降,高劑量可增加骨密度和骨量,改善骨結構。郭輝等[10]從細胞分子水平觀察葛根素對成骨細胞代謝調控的影響,發現葛根素能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並增加成骨細胞中的骨保護素基因的表達。談誌龍等[11]研究發現,葛根素能明顯升高BGP和雌三醇,降低尿鈣及尿脫氧吡啶啉,證明葛根具有增加雌激素樣作用,具有抗骨吸收、促進骨形成的作用。張文揚等[12]采用溫腎壯骨湯(淫羊藿、骨碎補、蛇床子、黃芪、葛根、桂枝、甘草等)加服鈣爾奇D與鮭魚降鈣素加服鈣爾奇D對比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連續治療半年,臨床疼痛症狀有明顯改善,且骨密度值增加。

3 黃芪

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歸脾肺經,甘溫,味經氣浮,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脫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中焦脾胃為“後天之本”、“五髒六腑之海”、“氣血生化之源”,隻有脾胃健才能化源充足,氣血津液旺盛,全身的髒腑經絡、四肢百骸、皮毛筋骨都才能得到弘揚,從而肢體健壯、關節滑利、運動自如,因此注意調治脾胃,壯中焦化源有利於痿證的恢複[13]。現代藥理研究認為[14-15],健脾益氣藥能促進小腸對維生素D的吸收和維生素D的活化,且黃芪有抑製破骨細胞的功能,同時也促進骨形成的補骨功效。

韓秀文等[16]認為,黃芪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機製主要是:①提高機體性激素水平;②促進成骨細胞,抑製破骨細胞;③提高機體微量元素鋅、錳、銅、鐵、鎂的含量。歐莉等[17]在對去勢大鼠骨組織形態計量學的動態參數觀察中發現,黃芪組給藥16周後能提高去勢小鼠L2的骨小梁麵積百分數及增加其骨小梁的數目及寬度(P

4 丹參

丹參性味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為唇形科植物丹參的根,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除煩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其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環、預防血栓形成、促進骨愈合、預防股骨頭壞死等多種功能。

為了進一步探討丹參治療骨質疏鬆的作用機製,很多學者進行深入的研究,認為丹參的有效成分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兩種,且最新研究表明[19],丹參水提物即丹參的水溶性成分可促進成骨細胞活性、抑製骨髓脂質代謝,從而改善骨結構,從而預防卵巢等所致的骨丟失。張曉燕等[20]通過丹參提取物對去卵巢大鼠牙槽骨骨量的影響的實驗結果顯示,低中高劑量的丹參水提物均具有防治卵巢大鼠骨量丟失的功效,其中中劑量組[丹參提取物5.0 g/(kg·d)]是最佳劑量,但是其療效不及雌激素。許碧蓮[21]等研究表明,低、中劑量的丹參骨寶(丹參水溶性成分)可以使大鼠腰椎生物力學參數增加,而高劑量則無明顯變化,從而說明丹參在治療骨質疏鬆症方麵其濃度有一定的範圍。

中醫學雖無骨質疏鬆症這一病名,但有類似於本病的記載,究其病因病機與臨床症狀,與骨痿、虛勞、骨痹之論述頗為相似,定性、定位最準確的是骨痿[22]。《素問·六節髒象論》指出,“腎為先天之本”、“腎生骨髓”,是說骨的生長發育,有賴於骨髓的充盈。腎中精氣充盈才能充養骨髓:相反腎中精氣不足、骨髓空虛則會發生骨的病理變化(如骨質脆弱、易於骨折等)。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且有“脾腎同源”之說。脾之健運,化生水穀之精微,有賴於腎陽的溫熙。若脾不運化,脾精不足,腎精乏源或腎精本虛,骨骼失養,則骨骼脆弱無力,最終會導致骨質疏鬆症。腎藏精,肝藏血,在體合筋,筋附於骨而聚關節。若肝血不足,脈絡空虛,筋脈失濡,則血不榮筋,筋病及骨,骨失血養,至骨脆弱不健,故骨質疏鬆症與肝脾腎有著密切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