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外科(2 / 3)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麵部暗瘡、痤瘡等。

八寶粥

“原料”蓮子、山藥、薏米、芡實、百合、白扁豆各10克,粟米30克,紅棗10枚。

“製法”將蓮子、山藥、薏米、芡實、百合、白扁豆、粟米、紅棗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成粥即可。當早餐食用。每日1劑,1次食完,連食25日。

“功效”健脾養陰,清熱除濕。適用於治療痤瘡。

粉刺

枸杞粥

“原料”枸杞子、北芪各30克,白鴿肉、粳米各100克,細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製法”先將北芪水煎兩次,取藥汁備用。洗淨白鴿肉,剁成肉泥。洗淨枸杞子和粳米,放入沙鍋中,加北芪藥汁、鴿肉泥及適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時加入細鹽、味精、香油,拌勻。每日1劑,分兩次食用,5~8劑為1個療程。

“功效”具有祛毒排邪、養陰潤膚、消癰退腫功效。適用於皮膚有感染、臉生粉刺者。

綠豆薏苡仁防痤湯

“原料”綠豆、薏苡仁各25克,山楂10克。

“製法”將3種原料洗淨,加水500克,泡30分鍾後煮開,滾幾分鍾後即停火,不要揭蓋,燜15分鍾即可,當茶飲。每日3~5次。

“功效”適用於油性皮膚,有預防長粉刺和青春痘的作用。

海帶綠豆湯

“原料”海帶、綠豆各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紅糖適量。

“製法”將玫瑰花用布包好,與各藥同煮後,去玫瑰花,加紅糖食用。每日1劑,連服30日。

“功效”適用於防治痤瘡。

淋巴結核

蝸牛燉肉

“原料”蝸牛100克(幹品50克),精豬肉150克,蔥、薑、鹽、味精、黃酒各適量。

“製法”將蝸牛連殼洗淨,用沸水浸泡2~3分鍾燙死,用竹簽或大頭針挑出蝸牛肉,放入盒內,用水衝洗幹淨。若是幹品,可將蝸牛用溫水(50~60℃)泡發,洗淨。豬肉洗淨,切成兩厘米長、1厘米寬的塊。將兩者一起放入沙鍋內,加蔥、薑、鹽、黃酒及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豬肉熟爛,再加味精炒勻即成。

“功效”養陰清熱,消腫解毒。適用於頸淋巴結核、慢性淋巴腺炎症。

膽汁陳醋膏

“原料”豬苦膽10個,陳醋500克,花椒10克。

“製法”豬膽汁、陳醋共熬至膏狀,先用花椒熬水洗淨患處,然後將膏藥塗在紗布上敷患處,每日換1次藥。

“功效”清熱,活血。適用於瘰鬁,或瘰鬁潰膿久不愈合者症。

全蠍蛋

“原料”全蠍1隻,雞蛋1個。

“製法”將雞蛋打1小孔,放入全蠍,以濕紙封口,入鍋蒸熟,去殼及全蠍,食雞蛋,每日1個,連食30日。

“功效”解毒,消腫,散瘀。適用於頸淋巴結核症。

雞蛋蛤蟆方

“原料”雞蛋1個,小疥蛤蟆(癩蛤蟆)1個。

“製法”將雞蛋打1小孔,把小疥蛤蟆裝入蛋內封,蒸熟。每次吃1個,連吃兩個。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淋巴結核症。

荔枝外敷方

“原料”鮮荔枝10克。

“製法”將荔枝洗淨,搗爛如泥,外敷患處,每日更換1次。

“功效”生津益血,理氣止痛。適用於淋巴結核、赤疔毒、小兒疹瘡等症。

甲狀腺

紫菜瘦豬肉湯

“原料”紫菜20克(幹品),豬瘦肉150克,油、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豬瘦肉切成小肉片或肉絲。紫菜先放碗內,以水泡發,去除泥沙。豬肉先放鍋內,加適量水煨湯,水沸肉熟後,再放入紫菜,繼續煨湯,熟後,加油、鹽、味精等調味後服用,每日1次。

“功效”清熱,化痰,軟堅。適用於甲狀腺腫大、頸淋巴結核等症。

海帶拌白糖

“原料”生海帶300克,白糖250克。

“製法”將生海帶洗淨,泡開切絲,與白糖攪拌均勻即可食。

“功效”軟堅散結。適用於甲狀腺腫大症。

豬胰淡菜湯

“原料”豬胰1具,淡菜150克。

“製法”先將淡菜(幹品)浸泡20分鍾,洗淨,然後放瓦鍋內加適量水煮,開鍋後10分鍾加豬胰同煨,熟透後調味服食。

“功效”益肺補脾,潤燥消腫。適用於甲狀腺癌。

淡菜煲豬靨

“原料”豬靨(豬的甲狀腺)4具,淡菜30克。

“製法”淡菜先用水浸泡片刻,洗去泥沙雜質,豬靨切成小塊,一起放入鍋內,加水煲湯,然後調味服食。

“功效”養肝益血,消腫散結。適用於單純性甲狀腺腫大、慢性淋巴結炎等症。

關節炎

食醋蔥白方

“原料”食醋、蔥白適量。

“製法”將醋煮開,煎至一半時放入蔥白,再煮沸。然後用1塊幹淨布浸在醋裏,取出後趁熱裹在患處。每日兩次。

“功效”可治急性關節炎。

豬蹄薏仁湯

“原料”豬蹄1隻,薏苡仁150克。

“製法”豬蹄切塊,同薏苡仁加水共煮,可加調味品。飲湯食肉,分兩次服完。

“功效”可治慢性關節炎。

茴香鹽

“原料”食鹽500克,小茴香150克。

“製法”放在鐵鍋裏共炒。取出一半用布包住熨燙患處,冷卻後取出鍋裏的另一半用布包住繼續熨燙。這樣每天反複熨燙數個輪回。堅持數天,可見奇效。

“功效”祛風散寒,用治腰腿疼、關節炎。

芝麻葉方

“原料”鮮芝麻葉70克。

“製法”切碎水煎服。

“功效”治風濕性關節炎。

慢性腰肌勞損

茴香燉豬腰

“原料”豬腰兩個,茴香5克,食鹽少許。

“製法”先將豬腰剖開洗淨,納入茴香和食鹽,放瓦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服食。

“功效”溫腎,散寒,止痛。適用於慢性腰肌勞損、腎虛腰痛、老人腰冷等症。

韭黃炒豬腰

“原料”豬腰1個,鮮韭黃100克。

“製法”將豬腰洗淨,切成薄片,鮮韭黃洗淨,切成小段,加花生油、食鹽同炒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

“功效”補腎強腰。適用於慢性腰肌勞損所致腰痛症。

杜仲煲豬肚

“原料”豬肚250克,杜仲50克。

“製法”豬肚洗淨,切成小塊,杜仲洗淨切片。一同放鍋內,加水適量。先置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煲湯,調味服食,每日1次。

“功效”補腎健脾。適用於慢性腰肌勞損所致腰腿疼、下肢痿軟症。

川斷煲豬尾

“原料”豬尾兩條,川斷25克,杜仲30克。

“製法”將豬尾去毛洗淨,川斷、杜仲用紗布包裹,與豬尾一起入瓦煲內,加水置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熟,放鹽少許,調味食用,喝湯吃肉,每日1次。

“功效”益肝腎,強腰膝,壯筋骨。適用於陳舊性腰肌勞損、腰部疼痛症。

痔瘡

紅燒大腸

“原料”豬大腸600克,黃酒300克,生薑100克,蔥兩段,大蒜3頭,豬油25克,醬油15克,白糖10克,精鹽15克,八角2顆,濕透粉15克,香醋20克,明礬10克。

“製法”用精鹽、明礬和香醋在大腸內、外壁上反複揉搓,用水衝洗幹淨,然後放入燒沸的水鍋中煮一煮,撈起用清水衝一衝,切成小段,放入油鍋中,加蔥、薑及其他調味品煸炒,注入清水適量,用旺火燒沸,再改小火煨爛,放入濕澱粉勾芡即成。空腹食用。

“功效”清熱涼血,潤腸止血。適用於內痔便血及肛裂出血和大便秘結等症。

白糖燉魚膠

“原料”魚膠40克,白砂糖60克。

“製法”將魚膠及白砂糖放入瓦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服,每日1次,連服數次。

“功效”消腫,止血。適用於痔瘡腫痛、大便帶血等症。

紅糖金針湯

“原料”紅糖150克,金針菜130克。

“製法”將金針菜用水兩碗煎至1碗,和入紅糖溫服,每日1次。

“功效”活血消腫。適用於痔瘡症。

石榴皮湯

“原料”石榴皮60克,明礬15克。

“製法”加水將上述兩味煎湯,趁熱熏洗患處,早晚各1次。

“功效”清熱,收澀。適用於脫肛症。

苦參紅糖雞蛋

“原料”苦參60克,紅糖60克,雞蛋兩個。

“製法”先水煎苦參,取汁放入雞蛋與紅糖共煮,蛋熟後,連湯頓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化痔托瘡止痛。適用於各種內、外痔瘡腫痛等症。

豬膽汁液

“原料”豬膽汁1克。

“製法”將豬膽汁放入盛溫水的小瓶中,待其溶化後搖勻即成。以藥棉蘸液外塗痔瘡,每日2~3次。

“功效”解毒消腫。適用於痔瘡症。

鮮無花果液

“原料”鮮無花果500克。

“製法”將鮮無花果放於沙鍋內,加水2000克,文火煎煮,沸後繼續煎30分鍾,至藥液約1500克左右時,置幹淨盆內,撈起熟果盛碗裏備用,分兩次用脫脂棉蘸藥液,洗敷患處,每次20分鍾,同食熟無花果6克。

“功效”收斂消腫。適用於痔瘡症。

槐花釀豬大腸

“原料”豬大腸1段,槐花35克。

“製法”將豬大腸翻轉,用食鹽搓洗幹淨腸內汙物及粘液,然後把槐花放入豬大腸中,兩頭用線紮緊,加水適量煮熟,以食鹽少許調味,食豬大腸飲湯。

“功效”清熱涼血,潤腸止血。適用於內痔便血、肛裂大便時出血等症。

梨藕荸薺湯

“原料”梨兩個,鮮藕300克,生荸薺150克,白茅根15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梨、鮮藕、生荸薺、白茅根分別洗淨,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成湯,加白糖調味。

“功效”清瀉胃火,涼血止血。適用於慢性氣管炎、慢性胃炎、咽峽炎、口腔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痔瘡出血等病症。

疝氣

茴香蒸鯽魚

“原料”鯽魚兩條,茴香6克,油、食鹽調味品適量。

“製法”鯽魚去鱗及腸髒,茴香6克,加油、食鹽調味,隔水蒸熟服食。

“功效”理氣,止痛,健脾。適用於腹股溝斜疝、睾丸鞘膜積液等的輔助治療。

橘核飲

“原料”橘核3克,紅糖20克。

“製法”將橘核洗淨,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置火上,用中火煮開後加紅糖,待糖化後即成。

“功效”溫肝散寒,理氣止痛。適用於疝氣、脂肪肝、慢性肝炎、肝脾腫大等病症。

茴香麻雀

“原料”生麻雀3隻,茴香9克,胡椒3克,縮砂仁、肉桂各6克,酒適量。

“製法”生麻雀去毛及內髒,將其他各藥入肚內,濕紙外裹煨熟,空腹以黃酒送服。

“功效”溫補肝腎,散寒。適用於疝氣、睾丸偏墜、冷痛等症。

羊蛋雞蛋

“原料”羊蛋兩個,雞蛋兩個。

“製法”將羊蛋(羊的睾丸)、雞蛋用水煮熟,湯蛋同服,每日1次,連服7日。

“功效”補氣養血,升提中氣。適用於臍疝、腹股溝斜疝等症。

的蛋

“原料”蛋殼若幹,老酒適量。

“製法”選用孵出小雞後的蛋殼,將其煆炭,研為細末。每日1次,每次9克,以老酒送服。

“功效”益氣補虛。適用於疝氣症。

槐角雞蛋

“原料”白胡椒7粒,槐角7個,小茴香3克,雞蛋1個。

“製法”將白胡椒、槐角、小茴香共研細末。把雞蛋打1個小孔,倒出雞蛋清,蛋黃留在殼內,把藥末裝入蛋內,以濕紙封口,泥包煆幹研末。睡前用開水衝服,連服7日。

“功效”散寒祛濕。適用於水疝症。

丹毒

赤豆湯

“原料”赤小豆25克,牛膝、黃柏各15克。

“製法”水煎服。

“功效”消炎解毒。適用於下肢丹毒症。

生薑蜜

“原料”生薑9克,蜂蜜適量。

“製法”生薑研細末,焙幹,調蜂蜜塗擦患處。

“功效”潤膚消炎。適用於丹毒症。

赤小豆蛋清方

“原料”赤小豆麵30克,雞蛋兩個。

“製法”將雞蛋打碎取蛋清,加入赤小豆麵調成糊狀,塗患處,以愈為度。

“功效”解毒,消腫,止痛。適用於丹毒、各種瘡疔腫痛等症。

綠豆大黃

“原料”綠豆25克,大黃10克,生薄荷汁,蜂蜜少許。

“製法”將綠豆與大黃研成末,用生薄荷汁加蜂蜜調勻,塗於患處,每日更換2~3次。

“功效”解毒,瀉熱。適用於小兒丹毒症。

癰疽瘡癤

紫茄粥

“原料”紫皮茄子250克,粳米100克。

“製法”洗淨切片,同粳米共煮成粥。早飯食服。

“功效”止血消腫、清熱除濕。適用於內痔出血、跌打青腫、奇癢、凍瘡等症。

蚌粥

“原料”蚌120克,粳米50克。

“製法”先用水2000克煮取蚌汁,再用汁煮米做粥,可做早餐食之。食時亦可加少許鹽。

“功效”清熱解毒,止渴除煩。凡因濕熱癰毒而引起的發熱、口渴、麵目紅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者,即可輔食此粥。

絲瓜粥

“原料”嫩鮮絲瓜1條,白米50克,白糖適量。

“製法”如常法煮米做粥,半熟時放入鮮絲瓜(洗淨切成粗段),待粥熟去絲瓜,加糖。可做早餐食用。

“功效”消熱解毒,涼血通絡。可作為瘡瘍癰疽熱盛未潰或已潰而毒熱未清者的輔助治療之食品。

豬蹄方

“原料”蔥100克,豬蹄4隻,鹽適量。

“製法”下鍋共煮,至肉熟爛。分兩次食肉飲湯。

“功效”治瘡、瘍腫痛。

鯉魚方

“原料”鯉魚,醋。

“製法”將魚燒成灰,研末後用醋調勻塗於患處。每日換1次。

“功效”治瘡、瘍腫痛。

蛋麵方

“原料”雞蛋清、綠豆麵各適量。

“製法”將綠豆麵用雞蛋清調成糊狀,貼在瘡上。

“功效”治瘡腫初起。

豆糖

“原料”綠豆、白糖各60克。

“製法”煎湯代茶飲。連服數次。

“功效”治癤子。

燒燙傷

燒酒雞蛋清

“原料”白酒15克,雞蛋1個。

“製法”將白酒與雞蛋清調勻,塗於患處。

“功效”消炎鎮痛。適用於燒燙傷等症。

蛋清冰片

“原料”雞蛋1個,冰片3克。

“製法”將冰片研細末加雞蛋清,攪勻,塗患處。每日3~4次。

“功效”涼血止痛。適用於燒燙傷症。

山藥蛋方

“原料”山藥蛋適量。

“製法”生山藥蛋去皮搗爛,用紗布包住擠汁,敷患處。或用熟山藥蛋的皮,貼患處。

“功效”治療燒傷。

綠豆蛋清方

“原料”綠豆粉30克,雞蛋清適量。

“製法”兩味調勻,塗患處。

“功效”治療燒傷。

鹽醋蛋清方

“原料”食醋、食鹽、蛋清適量。

“製法”將3者放碗內攪勻,搽患處。

“功效”治療燒傷。

凍瘡

胡蘿卜方

“原料”胡蘿卜1根。

“製法”胡蘿卜洗淨,刮去表皮,放火上烘烤至熱。然後塗擦患處多次。

“功效”活血、消腫。適用於凍瘡症。

蟹蜜

“原料”活蟹1隻,蜂蜜適量。

“製法”活蟹燒炭存性,研成細末,以蜂蜜調勻塗於患處,每日兩次。

“功效”活血潤膚生肌。適用於凍瘡潰爛不收症。

絲瓜豬油膏

“原料”老絲瓜、豬油適量。

“製法”將老絲瓜燒炭存性,和豬油調為膏塗患處。

“功效”通絡活血。適用於凍瘡症。

橘皮生薑湯

“原料”新鮮橘子皮3~4個,生薑30克。

“製法”上藥加水2000克,煎煮30分鍾,連渣取出,待水溫涼至能與皮膚接觸為限,浸泡並用藥渣浸蓋患處。每日1次,每次30分鍾。如有潰爛者,外塗消炎膏,以護瘡麵。

“功效”行氣活血。適用於凍瘡症。

百合薏苡仁蜜

“原料”百合6克,薏苡仁30克,蜂蜜適量。

“製法”將百合、薏苡仁放入鍋內,倒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煮1小時,取汁液調入適量蜂蜜。分兩次服用,每日1劑。

“功效”清熱潤燥,軟堅去疣。

白果薏苡仁

“原料”白果仁8~12粒,薏苡仁6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