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優化英語閱讀教學的六個著力點(2 / 2)

5.巧借“關鍵點”,滲透閱讀策略。

閱讀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成為具有獨立閱讀能力的閱讀者。學生隻有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才可能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而閱讀方法的培養又是閱讀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將閱讀教學策略通過具體的閱讀任務巧妙地轉化為學生的閱讀方法,並在閱讀的不同階段,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展開閱讀。如,在閱讀教學過程指導學生運用“整體性”閱讀原則,理解課文的內容,把握文本結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細讀課文時,注意培養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自主獲取語篇細節信息的能力和技巧,積累良好的閱讀策略;等等,從而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構建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最終形成“獨立閱讀的能力”。

6.鏈接“延伸點”,拓展語言空間。

閱讀後要增加學生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學習空間,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性的主題閱讀或延伸性的語言實踐。

一方麵,教師應積極拓展閱讀材料話題的深度和廣度,拓寬閱讀內容的視角,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合理選擇或編寫類文本或繪本閱讀材料,通過多種途徑有序搭建學生閱讀交流的平台,促使學生積累語言、“內化語言”和“遷移語言”,延伸英語閱讀空間,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另一方麵,在閱讀後要增加語言實踐量,拓展語言實踐的空間。教師應著眼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創設可供學生交流、運用的自主學習情境,緊扣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置開放性的任務,為學生搭建語言的支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語言實踐,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語言材料,使新舊語言知識相互融合,從而實現知識的內化,能力的遷移。

注: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以課例研究為載體,提升校本研修質量”的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