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在運動過後或在天氣很熱的時候都會出汗,大多數人都不不喜歡出汗,常會用“一身臭汗”來表示對“出汗”的反感,然而出汗對人的身體並不是壞事。醫學研究表明,發汗是身體自身的一種排毒的現象,它還可以改善人體的微循環,促進髒腑功能,同時還能起到通經活絡、活動全身器官的作用。在中國傳統的十八健身的治病方法中,就有“發汗法”,它也是中國醫學當中應用最早、普及最為廣泛的一種治病方法。“發汗法”從古代延續至今,我們不能否認其在治療和調理身體機能方麵所占的重要作用。中醫學認為,發汗法不僅對通經活絡、活動全身各器官有著很好的效果,並且能夠起到提高精神活動和促進體力的作用;其次,發汗還能調節自主神經,對擴張周圍的小血管、改善微循環係統以及人體五髒六腑的活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發汗療法是我國民間廣泛流傳並使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也由於發汗法隻需使用少許中草藥及生活當中必備的器物就可以施治的簡單方法,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要求來隨意地控製發汗的時間,因此“發汗法”是一種非常適用於家庭中治療疾病的方法。
在夏季,由於天氣炎熱,發汗並不困難,但寒冬臘月,在溫度很低的情況下,別說出汗,就是讓自己保暖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出汗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那在這種條件下如何才能發汗呢?從養生的角度來說,在冬季不能發汗對身體來說是一種不足,冬季也應該讓身體發汗,以便促進身體的代謝。下麵就向您介紹三種常見的簡易發汗法。
一是運動發汗。在冬季時,人們可以適當的做一些運動,對於體質較強的老年人,運動到可以發汗的程度為止,但不要大汗淋漓。運動到出汗後,可以解開衣襟,讓汗液蒸發出去,等到汗消時再立即穿好衣服,以防感冒。
二是飲食發汗。人們可以在溫暖的房間內,吃些熱食,如熱湯、熱粥,在沒有胃腸或是肛腸疾病的人可以適應地選擇一些辛辣的食物,這樣發汗會更為明顯,但要注意不要發過多的汗,尤其是老年體弱者,到輕微發汗的程度就可以了。
三是蒸浴發汗。人們可以在浴室洗澡時根據自己耐熱的程度來調節熱水的溫度,或者也可通過做桑拿來達到發汗的目的,但也要注意不宜發汗過多。此外,老年人要注意不能采用洗桑拿浴或“燙澡”的方法來發汗,以免發生“暈池”。在冬季不用天天都發汗,老年人每周發1~2次汗就可以達到養生目的,不必追求天天發汗。
溫馨提示
發汗對身體好,但這並不是指大量發汗。當人體大量發汗時,會使人體的溫度降低,削弱人的體力。當發汗開始時,體溫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過不了多久就會下降。發汗後怎樣維持體溫上升?又怎樣補充發汗時消耗的生命物質?這些問題都是我們要注意的重要問題。因此,在發汗時要多聽取專門研究發汗療法的權威者的意見,在發汗的過程中,應配合服用維生素、無機物等,有時候中藥是絕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