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0章 服藥不能隻看說明書(1 / 1)

通常情況下,老百姓服藥都是按說明書服用,用量用法隻按照說明書的指導,但多數人表示看說明書僅是看用法用量,不會細看也看不懂藥物成分和適應證。還有少數人誤認為,有“OTC”標誌的非處方藥就是安全的,而處方藥肯定會有不良反應。實際上,在特殊的時候,要遵醫囑服藥,不能僅僅憑說明書了事。門診上有一案例,一老年患者服用單硝酸異酯時,忘記了醫生的囑咐服用1片,而是按照藥物說明服用2片,導致休克,經搶救才化險為夷。在此,有必要提醒老年患者,服藥時應特別注意。

藥品說明書是病人用藥的依據,記載了大量已經發現的藥品安全信息。國家對藥品說明書有嚴格的規定,一般包括本藥品的適應證、禁忌證、用法用量、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項等安全性信息。患者用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對照自己的症狀和病情,切忌“無病用藥”和“不對症用藥”。

服藥時,首先,按醫囑服藥;其次,才按說明書服藥。醫生對病情最了解,用藥有針對性;支持說明書者認為,說明書更標準,而且醫生難免發生記憶差錯。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與病情不同,說明書上的統一標準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此外,大多數藥品的說明書是按單獨服用標明劑量的,但若與別的藥品合用時,按原劑量還可能增加副作用。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老年人代謝功能減弱,藥物在體中的半衰期延長,從而易導致體內藥物的積蓄,產生某些毒性反應。所以,不能以成人劑量為準,一定要嚴格按醫囑用藥。對處方以外的其他藥物推薦使用成人半量或1/3量為起始量。另外,藥物劑量的換算多以毫克為單位,少數以“克”為單位,老年患者要弄明白每一片藥的劑量後再服用,以免發生不良後果。

目前,中成藥製劑的開發日趨豐富,且劑型改良。大多提取成顆粒劑、片、膠囊、糖漿、微丸及注射劑等。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應仔細閱讀說明書,了解藥物功能主治,即使是非處方藥,必要時,也應由醫生指導使用。中成藥同樣有對症的問題,要分析寒、熱、虛、實,要與適應證相一致,不要隨意應用。

老年患者服藥後,還要注意觀察其反應,由於老年患者多患有不止一種疾病,很多人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由於老年人體內平衡作用逐漸減弱,部分藥物的不良反應容易產生,所以,服藥後要注意觀察,有不適者應及時到醫院看醫生。如果有條件可在血藥濃度監測下用藥,則更為安全可靠。以前曾遇到一位老年患者,將輸液後的不良反應誤認為是感冒,後經護理人員詳細詢問後,才得知是藥物延遲反應,便及時更換了藥物。在治療過程中醫患之間加強配合,才能正確反映用藥後的效果。

為了保證用藥安全,對於使用何種藥物,千萬不可僅憑說明書或經驗自行到藥店購買或光顧私人診所,要到正規醫院就診後,嚴格遵醫囑服藥。

用藥前,應仔細閱讀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不要隻看廣告服藥,要遵循醫生指導。千萬別把非處方藥當“自助餐”,確保用藥安全。

有不少老年患者圖方便,將中西藥一起服用,這是不妥當的。在中西藥都需服用時,中間最好間隔1小時,以免發生藥物的相互作用,減輕藥效或增加副反應。

溫馨提示

醫生的幾句叮囑,一張處方,往往是他醫學專業知識和醫療實踐經驗的結晶,是醫生的經驗總結後累計的精髓,也是治療你所患疾病的具體措施。即使一些醫生態度不夠認真,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的處方還是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的。不能因為對醫生服務態度不滿,就完全否定他的醫囑。相信醫囑、遵守醫囑是治療疾病的關鍵。不要僅憑主觀臆想便打折扣地遵醫囑或中斷執行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