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山誌高,臨水聰慧,山有著雄渾的氣魄,在爬山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自然的壯美,又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爬山能鍛煉腳力,鍛煉心肺功能。俗話說:“人老腳先衰。”人的腳有勁,就能跑能跳能走,就不易衰老。就練腳勁來說,爬山的效果最好。腳是人體之根,經常爬山可以增強下肢力量,提高關節靈活性,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回流,預防靜脈曲張、骨質疏鬆及肌肉萎縮等疾病,而且,能有效刺激下肢的6條經脈及許多腳底穴位,使經絡通暢,延緩衰老。爬山時,雙臂擺動,腰、背、頸部的關節和肌肉都在不停地運動,促進身體能量的代謝,增強心肺功能。爬山具有強體、保健及輔助治療之功效,其價值對於久居城市的人尤為明顯。
爬山也可以磨礪意誌,開闊胸懷。爬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像爬樓梯一樣要一個階梯一個階梯移步,爬上去後,有時還要一步一步走下來,確實很辛苦。可是,當你爬到山頂,當你征服一座山峰又一座山峰時,你會感受到無比的興奮、快樂和滿足。“踏破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爬山能讓你感受到曆經艱難達到巔峰後的獨特境界和樂趣。
在爬山的過程中,既完成了人對自然的挑戰,也完成了人對自我的挑戰。當你腳踩頂峰“一覽眾山小”時,就會享受到回歸自然的喜悅,平添征服自然的豪氣,而這種感覺對於深受“現代文明病”困擾的都市人無疑是最好的“保健品”。
爬山還能激發人的智慧。因為對整天在室內伏案工作的腦力勞動者來說,到空氣新鮮的野外爬山是一種最好的積極性休息,可使原來一切緊張的大腦細胞得到放鬆,就像打開了阻抑著想象力發展的閘門,各種各樣創造性的思維會一齊湧現出來,任其奔騰,於是新的創造性勞動又開始了。
登山野營活動對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從醫學角度來說,它對人的視力、心肺功能、四肢協調能力、體內多餘脂肪的消耗、延緩人體衰老等五個方麵有直接的益處。
爬山時也要注意安全,爬山的強度不宜過大,過大會影響身體機能,對健康不利,心率保持在135次/分鍾左右;爬山是一項極佳的有氧運動,一般每周鍛煉3次左右為宜。據測定,一位體重在68千克左右的男士,假如以每小時2公裏的速度在坡度為70°的山坡上攀登半個小時,他所消耗的能量大約是500千卡(2092千焦),這相當於以每分鍾50米的速度在遊泳池裏遊上半個多小時,或者相當於在健身房裏連續做接近1小時枯燥的腹肌練習。所以,爬山尤其受到想盡快減輕體重的男士的喜愛,通常可以達到人們預期的要求。
在爬山之前,要做好熱身活動,開始爬山鍛煉時,切不可一上來就加大運動量,要循序漸進。通常要先做一些簡單的熱身運動,然後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避免呼吸頻率在運動中發生突然變化。鍛煉結束時,要放鬆一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使血液從肢體回到心髒。
爬山的最佳時間是清晨,爬山時要先喝水。運動時注意補充水分,在滿足解渴的基礎上,再適當多飲些水,或者在運動前20分鍾飲水800毫升左右,這樣就可以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飲料應選擇含有適當糖分及電解度的,以盡快減輕疲勞感,恢複體力。
爬山以後,人們會沒有吃東西的欲望,這種表現完全是正常的。適宜的運動強度會使機體的腦胰腺素水平升高,腦胰腺素有抑製食欲、增加機體產熱的作用,因此,爬山以後,常常會感到食欲降低,攝食量下降。研究顯示,爬山除了在運動時需消耗能量外,運動後體內乳酸及脂肪酸氧化,運動消耗的糖原儲備的恢複也需要消耗能量。此外,爬山引起的內分泌變化、體溫升高也使運動後休息時的代謝率高於運動前,且至少持續1~2個小時,甚至更長。
溫馨提示
運動會大量消耗體內的維生素和營養物質,爬山也不例外,爬山時,由於能量與各種營養物質的消耗都比較大,因此,在飲食方麵,除了根據個人的情況而攝取足夠的能量外,維生素的供給不可缺少,特別應注意每天補充適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B及維生素D。另外,食物應易於消化,少食含粗纖維和易產氣的食物,多吃堿性食物蔬菜、水果、海帶等。以利於體內酸堿平衡,增加堿的儲備,提高運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