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2 / 2)

陳龍聞言,按下心中激動,心道田豫也是幽州名將,若這四個人能配合田豐、麴義,必能攪動冀州風雲,不由在光腦中細查田豫生平。

田豫,字國讓,漁陽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區)人。東漢末年,初從劉備,因母親年老回鄉,後跟隨公孫瓚,公孫瓚敗亡,勸說城主鮮於輔一起加入曹操陣營。曹操攻略河北時,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曆任穎陰、郎陵令、弋陽太守等。

後來田豫常年鎮守曹魏北疆,從征代郡烏桓、斬骨進、破軻比能,多有功勳;也曾參與對孫吳的作戰,在成山斬殺周賀,於新城擊敗孫權。官至太中大夫,得封長樂亭侯。

劉備投奔公孫瓚時,田豫自己托身於劉備,劉備非常看重他。劉備任豫州刺史後,田豫以母親年老為理由請求回鄉,劉備涕泣著與他告別,說道:“隻恨不能與君一起建立大業。”至於田豫為何在劉備得意時離開,卻是眾說紛紜。

田豫還是公孫瓚的縣令的時候 ,就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後來,公孫瓚失敗,鮮於輔被推選成為太守,田豫和他的關係本身就非常好,於是勸告鮮於輔,讓他趕緊去投靠曹操,認為天下早晚都將是曹操的。鮮於輔在聽到田豫的勸告之後,趕緊去到曹操的軍營中投靠,曹操在見到前來投奔,非常的重用他,而鮮於輔被曹操重用之後,所到之處也都得到非常好的治理。田豫的眼光非常長遠,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田豫投靠了曹操之後,也是戰功無數,震懾邊疆,田豫對烏丸軍隊直接交手多次,當時代郡烏丸反叛,鄢陵侯曹彰率軍出征,任用田豫作代國相。軍隊剛到達易北,敵人埋伏的數千騎兵突然對他們襲擊。當時由於兵馬還沒有集結,曹彰手下隻有步兵千人,戰馬數百匹,士兵們騷亂不安,不知道該怎麼辦。田豫建議,利用地形,把車聯環結成圓陣,讓士兵拉開弓弩在裏邊守衛,用流動的士兵堵住軍陣的空隙。敵人不能攻進去,就散開走了。曹彰和田豫率兵追擊,大敗烏丸敵軍,然後繼續乘勝追擊,平定了代郡。此後,田豫升任為南陽太守,大獲成功。

正史中,魏文帝初年,北方的遊牧民族強盛,侵擾邊塞,朝廷於是任命田豫為持節、護烏丸校尉,牽招、解俊同為護鮮卑校尉。從高柳以東,濊貊以西,有鮮卑人數十個部落,比能、彌加、素利分割地區加以統領,各自有自己的地界;他們共同立下誓言,都不得把馬賣給中原人。田豫認為,胡人聯合在一起,對中原朝廷不利。於是先挑撥離間他們,讓他自相仇視,互相攻殺。素利違反盟約,把一千匹馬送給官府,因而遭到軻比能的攻擊,向田豫求救。田豫擔心因此互相兼並,造成更大的危害,認為應該救助善良、懲治凶惡,向各部族顯示威信。於是單獨率領精銳士兵,深入到胡虜控製的地區,胡人很多,在官兵前後進行抄掠,截斷退兵之路。田豫遂率軍挺進,距胡人十餘裏時,紮下營寨,收集許多牛馬的糞便燒了起來,從另外一條路撤走了。胡人見煙火不斷,以為田豫的軍隊還在,便離去了,走了數十裏之後;才發現田豫已撤走。他們又追擊田豫至馬城,將其重重圍困,田豫嚴密防守,令司馬樹立起旗幟,奏起鼓樂,率步騎兵從南門殺出,胡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哪裏,便向哪裏攻擊。田豫則率領精銳騎兵從北門衝了出來,擂鼓呼叫衝殺,兩麵發起衝擊,胡人措手不及,陣腳大亂,都丟棄弓、馬逃走了。田豫率兵連擊二十餘裏,胡人的屍體布滿了原野,田豫從此威震北疆。

回頭說,田豫離開劉備,首先因為劉備當時已經決定離開公孫瓚,去投奔陶謙,非田豫所願。田豫母老求歸,理由還相當充分,劉備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其次,田豫發現,自己和劉備理念不同。劉備認為公孫瓚已經變質,擔不起匡扶天下的重任,所以選擇離開。而田豫卻認為,人應該非常注重自己的品節,寧願以死殉節,劉備卻反複無常,甚至公然背叛公孫瓚。劉備常常被人稱讚眼光極好,能夠知人善任,但是田豫是劉備這一生中比較遺憾的事情,如果田豫能夠幫助劉備的話,或許曆史是能夠改寫的。

而陳龍到了冀州這個階段,正好是田豫和劉備的蜜月期,而且田豐還是田豫的摯友或者親族,這麼好的攪動風雲的機會,他陳龍怎可放過?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