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睡眠障礙危害多(1 / 2)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存在某種睡眠障礙。睡眠障礙是指睡眠量的異常及睡眠質的異常或在睡眠時發生某些臨床症狀,如失眠、睡眠倒錯、嗜睡、夢遊等。睡眠障礙多由疾病引起,也可因生活習慣、環境的改變,心理壓力過大,情緒極度不穩定等情況出現。

睡眠障礙包括兩部分,一種是睡眠量的不正常,另一種是睡眠中的發作性異常。其中,睡眠量的不正常引起的睡眠障礙又包括兩類,一類是睡眠量增加過度,如因各種腦病、內分泌障礙、代謝異常引起的嗜睡或昏睡,以及因腦病變所引起的發作性睡病,通常表現為睡眠癱瘓和入睡前幻覺等症狀;另一類是睡眠量不足,由外界環境、軀體或心理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淺睡、易醒或早醒等症狀。

另一種睡眠障礙,即睡眠中的發作性異常,是指在睡眠中出現一些異常行為,而且這些行為不出現在整夜睡眠中,而是多發生在一定的睡眠時期,如夢遊症和夜驚(在睡眠中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突然驚叫或出現幻覺等現象),多發生在正相睡眠的後期;夢囈多見於正相睡眠的中期,或者是前期;夢魘多出現在異相睡眠期;磨牙、肌肉或肢體不自主跳動多見於正相睡眠的前期。

有研究顯示,全球有近42.5%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問題,但多數人不把睡眠障礙當成病。拿打鼾來說,很多人都認為這隻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不治也不會有任何大礙。其實不然,睡眠打鼾者很容易出現頻繁的呼吸暫停,也就是患上睡眠呼吸暫停疾病。

因此,專家提醒大家,如果出現失眠、嗜睡等睡眠障礙,應當找專業醫生進行谘詢,消除導致失眠的影響因素,或者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選擇一些藥物進行輔助治療,但最好選用那些短效、副作用小、不成癮、沒有後遺症的藥物,以防留下後患。

人體健康的首要標準是“吃得香,睡得實”。睡眠是我們生命的必需過程,人生1/3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的。然而中國睡眠研究會的一項調查表明,我國有近一半人都存在睡眠障礙。睡眠障礙會使人免疫力低下、精神煩躁,同時還容易引起高血壓、神經衰弱、心血管病,甚至造成猝死,因此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1.睡眠障礙的類型

睡眠障礙是指睡眠量和質的異常。量的異常主要表現為失眠或嗜睡,而質的異常則表現為夢遊、夢魘等。

(1)失眠

失眠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不足和質量差,入睡困難,時常覺醒和晨醒過早,且伴睡眠不深,有的甚至通宵難寐,結果終日頭昏腦脹、精神萎靡、情緒低落,工作能力和效率下降,嚴重影響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

引發失眠的主要原因有:精神因素(如緊張、焦慮、恐懼、興奮等),睡眠環境因素,軀體因素(如疼痛、瘙癢、鼻塞、呼吸困難等),晝夜生活節律紊亂,夢影響,藥物和酒的影響,大腦彌散性病變等。值得注意的是,失眠常是精神病複發的預兆。

(2)嗜睡、昏睡

嗜睡主要表現為似睡非睡,對弱刺激有反應,能叫醒並作簡短應答,但不久後又入睡;而昏睡表現則為對強刺激有反應,但不能應答。嗜睡和昏睡常見於重度軀體疾病、腦外傷、癲癇發作後。中醫認為嗜睡是陽虛陰盛或濕困脾陽的病理表現,多以精神困乏、不由自主入睡為主要特征。

(3)發作性睡病

發作性睡病的主要表現是不可抗拒地突然發生短時間睡眠,並伴有猝倒症、睡眠癱瘓和入睡幻覺三種症狀。發作性睡病患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能突然入睡,一般睡眠程度不深,易喚醒,但也有人鼾睡,甚至做夢,醒後清晰。發作每天少則一次,多可達數十次,一般曆時為10分鍾左右,短的僅為數分鍾,長的甚至可達1小時或更長。

(4)夢遊

夢遊又稱夢行症或睡行症,即在睡眠時做出夢裏的各種動作,如起床行走、穿衣、進食等,甚至會做出更複雜的動作。夢遊時,人的意識水平降低,但對環境能有簡單反應。一般發作持續數分鍾或數十分鍾,醒後多會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