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警惕“夜食綜合征”(1 / 1)

住在美國艾奧瓦州的布賴恩先生將床上妻子睡的那一側稱為“謝利小吃鋪”。孩提時曾患過夢遊症的謝利在1994年舊病複發,她經常在夜間夢遊到廚房找餅幹、糖果和薯片,然後帶回床上在睡夢中狼吞虎咽。她曾說:“早上我發現我的頭發上落滿了糖渣,我丈夫的後背上還粘著巧克力豆。”更糟糕的是,這些垃圾食品讓她醒來後會感到又累又難受。後來經常醫生診斷,謝利患的是一種與睡眠相關的攝食障礙類疾病,也稱為“夜食綜合征”。

夜食綜合征大多是由情緒緊張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多見於女性,主要表現為夜間進食過多。患有該病的人即使在熟睡中,也會被強烈的進食欲望驅使著打開冰箱或走進廚房找東西吃。每天早晨醒來,他們都會在床上、餐桌上發現食物和撕碎的食品包裝袋,而這些東西睡覺前根本就不在這裏。

患有夜食綜合征的病人無法控製自己的行為,所以經常感到非常痛苦,甚至寢食不安,深感羞愧。痛苦之下,他們常常會讓家人或朋友鎖上冰箱,或讓別人把自己鎖在屋裏,甚至讓人把自己銬在床上,但這樣做往往也是無濟於事。如某患者曾把所有的食物都鎖在車上,但第二天早上醒來卻發現,這些食品還是被取了回來,有些已經被吃掉,還有一些亂糟糟地扔在廚房裏。這種睡眠與攝食障礙交織在一起的“怪”病,就像噩夢一樣,無情地折磨著罹患者。

夜食綜合征是睡眠障礙或進食障礙中的一種。患有夜食綜合征的人,常常會有下麵的表現:

(1)失眠(入睡困難或睡眠維持困難),夜間頻繁醒來後無法控製進食的欲望,甚至能夠整夜不斷進食。

(2)夜裏攝入的食物多為甜食和澱粉之類的碳水化合物。

(3)晚餐後吃的食物比晚餐多,每天在晚餐後至次日早餐前這段時間的食物攝入量占全天飲食量的一半以上。

(4)由於無饑餓感或前一晚吃得太多,患者第二天很少有或根本沒有胃口吃早餐,所以每天的第一頓飯都要推遲到起床後的數小時,甚至和午餐一起吃。

(5)患者往往伴有抑鬱傾向,特別是在夜間會出現情緒低落、緊張、焦慮、激動等不良情緒,進夜食時會感到緊張、焦慮、不安、內疚或羞愧。

以上這些症狀一般能持續兩個月以上。據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約有1%~2%的成年人患有“夜食綜合征”。有一項研究還表明,約6%因肥胖而就醫的人都患有“夜食綜合征”。另一項調查也顯示,在超重100磅以上的肥胖者中,患夜食綜合症者就高達27%。

夜食綜合征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生活壓力、情緒、減肥不成功、遺傳等多種因素有關。有一種假設認為,人在麵對壓力的情況下,體內會大量分泌一種名為皮質醇的應激物質。而進食可能是人體企圖消除皮質醇或減慢皮質醇產生的一種保護機製。

夜食綜合征對生活的影響及危害性主要是肥胖。正所謂“馬有夜草必肥”,而導致肥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夜間進食了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導致身體內熱量過剩,多餘的熱量就會轉變成脂肪而儲存下來;二是由於夜間進食量占到了全天總熱量的一半,而人體胃腸道功能是受神經、內分泌係統支配和調節的。一般說來,白天支配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副交感神經功能相對較弱,到了夜間副交感神經的功能相對較強,此時胃腸蠕動增加,分泌吸收功能也會增強,因此即使在同等量進食甚至在較少量攝食的情況下,夜間進餐者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比較完全,也就更容易導致肥胖。

如果你不慎患上了夜食綜合征,建議最好去醫院由內科醫生安排一次全麵的體檢,必要時需要進行睡眠監測,同時請有相關診療經驗的專科醫師進行評估、診斷以及治療,治療手段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光線治療等。

其次,你也可以試著在白天進食適量的肉食,為半夜準備一些小點心的方法逐漸消除這個習慣。為了消除你半夜起床進食的習慣,你可將食物放在床邊的桌子上,然後逐漸減少進食量,最終用一杯水來代替。但是,如果你對這種習慣訓練沒有反應,那就隻能通過藥物治療了。

夜食綜合征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低血糖,當人體血糖下降時就會因為饑餓而驚醒。如果你有低血糖現象,一個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睡前吃一些含有蛋白質的點心。因為蛋白質代謝比較慢,有助於你預防血糖水平下降。但是不要在睡前吃高糖食物,因為糖可以引起你的血糖快速上升,然後快速下降,這就會導致你依然在夜裏感到饑餓難忍。

金點子

有些人會因為食用某些食物過敏而引起失眠,如牛奶、玉米、麵粉、巧克力、花生、蛋白、海鮮、紅綠色素、發酵粉等。隻有從食譜中把這些食物剔除,才能找回正常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