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於睡眠質量一直都很重視,並將睡眠當作養生的一項主要內容,故有“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的說法。而在中國的傳統醫學和飲食文化中,一直都有“藥食同源”、“以食代藥”的觀念。在處理各種睡眠障礙的過程中,通過飲食改善睡眠往往要比單純地靠藥物治療更有效。在日常生活中,正確的飲食方法和飲食選擇,對改善我們的睡眠大有幫助。如果你是一名失眠者,在看醫生的同時,不妨試試飲食催眠法。
1.助眠菜譜
(1)蓮子蒸雞蛋
原料:蓮子50克,雞蛋2個,熟豬油、醬油、精鹽、味精、水澱粉、鮮湯各適量。
製作:先將蓮子泡發;雞蛋破殼打入碗中,加入蓮子、精鹽、味精、水澱粉,用鮮湯調成蛋糊。蛋糊碗入籠,旺火沸水蒸約25分鍾。熟豬油與醬油一起蒸化,淋在蛋麵上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連續食用15日。
功效:安神補血,益精明目。
(2)玉竹豬心
原料:玉竹50克,豬心500克,蔥、薑、糖、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玉竹切碎後煎水兩次,取汁1500毫升;將豬心與藥汁一同放入鍋內,加蔥、薑等調料同煮;至八成熟時,撈出放入鹵汁中加入鹽、糖等成濃汁,糊住豬心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功效:安神寧心,養陰生津。
(3)木耳山藥燉牛肉
原料:牛肉500克,木耳、懷山藥各30克,薑片、蔥段、植物油、精鹽、味精、料酒各適量。
製作:木耳泡發,擇洗幹淨後切小塊;牛肉洗淨,入開水中汆一下,切小塊;山藥洗淨,放入大盅內。炒鍋置火上,燒熱後下植物油,加入牛肉爆炒,烹入料酒,炒勻後倒入大盅內,然後將木耳、薑、蔥放在上麵。炒鍋置中火上,加入開水、精鹽、料酒後,再倒入大盅內加蓋,入蒸籠內蒸至軟爛即可。
用法:佐餐,每日1次。
功效:補脾胃,安心神。
(4)木耳核桃燒草魚
原料:木耳30克,核桃仁50克,草魚頭2個,冬筍、豌豆尖各50克,首烏15克,天麻5克,薑末、蔥段、精鹽、胡椒粉、味精、料酒、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將木耳泡發,洗淨;核桃仁用開水泡漲,剝皮後洗淨;首烏、天麻洗淨;魚頭去鰓洗淨,下顎劈開,頂部不劈;冬筍切成兩半,順切成2厘米厚的片;豌豆尖洗淨。將鍋置於火上,倒入植物油,燒熱後入薑、蔥煸出香味,再倒入適量清水,放入魚頭、核桃仁、首烏、天麻、冬筍,烹入料酒,放入精鹽、胡椒粉,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再倒入沙鍋內,改用小火,燒至魚頭熟時,下木耳、豌豆尖,揀出蔥、薑、首烏,放入味精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安神健腦,降壓助眠。
(5)蓮子懷山燉牛肉
原料:牛肉500克,蓮子、懷山藥各35克,枸杞15克,桂圓肉10克,薑片、蔥段、植物油、精鹽、味精、料酒各適量。
製作:將牛肉洗淨,入開水中氽一下,切成厚約2厘米的片;蓮子、懷山藥、枸杞、桂圓肉洗淨,放入大盅內。炒鍋置於火上,燒熱後下植物油,加入牛肉片爆炒,烹入料酒,炒勻後倒入大盅內,薑、蔥放在上麵。炒鍋置中火上,加入開水、精鹽、料酒後,再倒入大盅內加蓋,入蒸籠內蒸至牛肉軟爛,加味精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每日1次。
功效:補脾安神,促進睡眠。
(6)桂圓童子雞
原料:童子雞1隻(約1000克),桂圓肉50克,蔥、薑、料酒、鹽各適量。
製作:雞去毛、內髒,洗淨後放入沸水中汆一下,撈出後放入湯鍋內,然後加入桂圓、料酒、蔥、薑、鹽和清水,上籠蒸1小時左右,取出蔥、薑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氣血,安心神。適用於貧血、失眠、心悸。
(7)玫瑰棗仁心
原料:豬心1個,棗仁25克,玫瑰花10克。
製作:將豬心去脂膜,洗淨;棗仁略炒後與玫瑰花共研末,然後灌入豬心內。將灌好的豬心盛入碗內,上籠蒸至熟透。食用時去豬心內藥末,切片,拌調料服食。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養心血,寧心神。適用於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2.安眠粥羹
(1)安神補腦粥
原料:木耳、花生仁、核桃仁各25克,葡萄幹10克,大棗10個,粳米100克,蜂蜜適量。
製作:將木耳泡發,擇洗幹淨;花生仁、核桃仁、葡萄幹、大棗分別洗淨;粳米淘淨。將花生仁、核桃仁、葡萄幹、大棗和粳米一同入鍋,加水煮成粥,下木耳後稍煮,調入蜂蜜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1劑,隨量服食。
功效:補血健腦,安神增智。
(2)蓮子核桃蝦仁粥
原料:蓮子、核桃仁、蝦仁各30克,大米100克,精鹽少許。
製作:將大米淘洗幹淨,入鍋;蓮子、核桃仁、蝦仁分別洗淨,放入大米鍋內,加水1500毫升,置於旺火上燒沸,然後用文火煮30分鍾,精鹽調味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