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慢性咽炎(2 / 3)

①張口型運動:把嘴使勁張大,心裏默念“啊”字,上牙床向上,下頜骨使頸向下,將上齶使頸上挺,使上齶口腔懸綴盡量向上提起,舌做自然伸縮運動。通過這樣的張口閉口反複,使患者咽部得到伸拉運動。

②收口型運動:做完張口型運動之後,再在心裏默念“嗷”字,口型就隨之變成收口型,兩腮裏塌,口腔變窄,上齶懸綴部分向上提起,下頜骨微向下拉開。舌頭在口腔中隻需做自然伸縮運動即可。通過收口型運動使咽部上下左右都隨之運動。

③咧口型運動:咧嘴時默念“一”字,口型呈“一”字,運動時牽動整個脖子大筋,口腔也隨口型變化而扯動,舌一上一下使勁擠下牙床。

④錯口型運動:在微微張開小口以後,下頜骨由右向左移動錯開,如老牛反芻。由左向右移動數次後,再由右向左移動數次。通過這種口型運動,使兩側咽壁受到牽動。

⑤嘬口型運動:小口型似小孩嘬奶狀,運動時兩肋往裏抽,嘴像幼兒嘬奶。舌在口內形成條狀卷起,貼上齶一伸一縮運動,對上齶及咽形成運動按摩。運動出口水後徐徐咽下,借以來滋潤喉嚨。

⑥閉口型鼓氣運動:將雙唇緊閉,之後在口內鼓氣。於雙唇緊閉,故可使氣流衝擊咽部,以氣對整個口腔和咽部進行按摩,使口內產生大量津液,將這些津液徐徐咽下,以潤咽喉。這樣運動可使咽部幹澀感消除。

以上方法每天堅持運動3~4次。

⑵舌根運動法

咽炎患者經常出現咽痛、咽癢、聲嘶、咽異物感、頻繁幹咳,患者也可采取舌根運動法,能收到良好的療效。方法要領即:閉口、舌尖抵牙齒,正轉18次,反轉18次,然後將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早晚堅持各做一次。

5.按摩療法

慢性咽炎如何按摩治療?針對慢性咽炎如何按摩治療這個問題做如下介紹:

⑴頸部按摩法

沿喉結旁開1寸、2寸處,取縱向平行線。自第一頸椎棘突旁開1寸、2寸、3寸處,取縱向平行線。施治前,先以示指、中指、無名指沿以上縱向平行線輕輕揉按,可觸及一處或數處結節狀、沙粒狀或形狀不甚明顯但同周圍組織感覺不同的敏感點。用手點按,有酸、麻、痛、脹之感。施治時,先沿縱向平行線緩緩按揉,直至頸部肌肉完全放鬆。然後,以拇指、示指、中指分別在上述探得的敏感點處點壓、按揉。

健康小貼士:每次按摩20分鍾。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和療程,在按摩中手法可適當調整。輕者治療10多次即可痊愈;重者也隻需治療數十次,即可收到滿意療效。治療期間,應避免精神刺激。

⑵穴位按摩法

①兩手按揉肩井穴,再掐揉大椎穴1分鍾,後用揪法至紅紫為度,再塗碘酒。

②用拇指指甲分別重掐兩側少商穴3~5秒,同時試做吞咽動作。

③用拇指、示指、中指揉捏咽部兩側20次。

④用拇指按揉後頸部、肩部(從啞門到大椎,風池至肩井兩條線),然後點按翳風、扶突、啞門、魚際等穴,各約1分鍾。

6.拔罐療法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慢性炎症,治療不當,會造成病程長,症狀頑固的特點,非常不容易治愈。給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影響。屬於中醫“虛火喉痹”、“陰虛喉痹”、“簾珠喉痹”等範疇。在中醫的傳統療法中,民間有“針灸火罐,病好一半”的說法,我們通過拔罐對皮膚、毛孔、經絡、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導營衛之氣始行輸布,鼓動經脈氣血,儒養髒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髒腑機能得以振奮,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改善人體局部微環境,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氣血得以調整,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療疾的目的。

⑴背部拔罐療法

穴位:膀胱經的大杼至膀胱俞,督脈的大椎至腰俞。

具體方法:患者俯臥位或俯伏坐位,充分暴露背部,拔罐前要在背部塗上適量的潤滑油,選擇大小適宜的火罐,用閃火法將罐拔於背部(注意負壓不宜過大),然後輕輕地沿著膀胱經和督脈的穴位來回推移火罐,至皮膚出現紅色淤血為止,取罐後擦淨皮膚上的油跡。每周治療l~2次,5次為1個療程。

⑵刺血拔罐療法

穴位:太陽、天突。

具體方法:將所選穴位進行常規消毒,每穴用三棱針點刺3~5下,選擇小號火錨,立即拔於所點刺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鍾,至皮膚出現淤血為止,取罐後擦淨皮膚上的血跡。隔日治療1次,6次為1個療程。

7.其他療法

⑴沐浴療法

①海水浴:全身心的浸入水中,來回遊泳,舒展筋骨,此鍛煉還有明顯的預防感冒的作用。

②森林浴:森林中空氣質量好,對整個呼吸道都有淨化作用,在進行森林浴時,要盡量多的麵向樹木做呼吸運動,同時再配合太極拳、廣播操等活動。當然活動是以健身為目的,首先要保證自己不過度疲勞。每日1次,每次2~3小時,1個月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