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貧血(2 / 3)

製作方法:鯉魚去鱗、鰓、鰭、內髒清洗幹淨,加少油在鍋中,略煎至金黃色。將黑豆清洗幹淨,放入鍋中,不用放油,炒至豆衣裂開,再用清水洗幹淨,備用。紅棗去核,生薑去皮,陳皮洗幹淨,備用。水煮滾,先放入黑豆、紅棗、陳皮、生薑大火煮10分鍾,再轉文火煮一個半小時,最後放入鯉魚,煮30分。

功效:滋陰補血、益肝腎、明目安神、健脾補氣、利尿消腫。

⑷豬血菠菜粥

原料:豬血100克,新鮮菠菜250克,粳米50克。

製作方法:將豬血放入開水中略煮片刻,撈出切成小塊,再把新鮮菠菜克洗淨放入開水中燙3分鍾,撈出切成小段,然後把豬血塊、菠菜以及洗淨的粳米一同下鍋,加適量清水煮,至粥熟後放入適量食鹽、味精、蔥、薑調味即可食用。

用法:溫熱服食,做早晚餐。

功效:具有潤肺養血、消煩去燥功效。適用於貧血及痔瘡便血、老年便秘等症者食用。

⑸參棗湯

原料:紅棗5枚,人參片10克,冰糖1小塊

製作方法:紅棗洗淨,和人參片一起放在小鍋內,加水一杯,小火燜煮1小時間。加入冰糖待溶化即可。

功效:紅棗味甘性溫、補中益氣、治虛、潤心肺、生津補血、可養顏抗老化。人參味甘性溫、可大補元氣,氣旺則精氣神自然足。

4.運動療法

⑴劇烈運動易致貧血

醫生介紹說,過度運動時人體出汗較多,鐵的流失增多;運動後,機體對鐵的需要量相應增大;此外,激烈運動也會損壞紅細胞,或是造成肌肉損傷致鐵質過多流失,故長期劇烈運動容易致機體缺鐵。醫生建議,在運動時最好減少長時間的劇烈運動,運動起到健身效果即可,每次訓練時都要做好準備和整理運動,以防止腳底受到過度衝擊。同時,為了保護足部健康,最好穿著質地輕軟的運動鞋。

⑵適量運動可改善貧血體質

科學地進行有氧訓練,可激發人的骨髓造血功能,使血液中的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升高,從而改善人的貧血體質。

⑶隻要運動,不要貧血

一般情況下,人在運動之前要盡量讓自己保證充足的營養,保證有充足的蛋白質和鐵質的供應。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出現了譬如運動性貧血的緊急情況,應及時減少運動量,並補充蛋白質和適量的鐵劑、葉酸和維生素B12等造血原料,這樣就能夠使症狀得到緩解,甚至消失。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夠增強紅細胞抗氧能力。大家可以在運動前後及時的進食適量的抗氧化劑,在正式進入運動狀態的時候,要注意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不要超過人的生理極限,不可以超負荷運動。

5.按摩療法

貧血屬中醫“虛勞”“血虛”“血證”範疇。是以血液攜氧功能不足為共同表現的一類血液係統疾病的總稱。中醫認為,血液的生成與心、脾、腎三髒功能正常與否有關。主要是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心、脾、腎三髒虛弱或功能失調所致。或因飲食攝入不足、營養缺乏,或久病體虛、失血過多等引起的。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倦怠神疲、乏力,麵色蒼白或萎黃,心悸失眠,四肢麻木,甚至暈厥等。而中醫的按摩術可通過刺激相應的穴位,調整各髒腑的功能,尤其是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從而達到益氣補血的目的。

選穴:脊柱兩旁自尾椎、大椎穴、脾俞、腎俞、大腸俞、肚臍、腹部、天樞、足三裏。

治法:按摩分三步。第一步:由尾椎兩旁開始沿脊椎向上捏至大椎穴兩旁,共10遍;然後分別在脾俞、腎俞及大腸俞按揉81次。第二步: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力度由小到大揉腹81次;後在天樞穴(雙)揉壓81次。第三步:每次在足三裏穴交替進行揉壓5分鍾。手法要柔和,先輕後重。每次按摩15~20分鍾。每日1次。適用於小兒或成人缺鐵性貧血。

6.其他療法

⑴刮痧療法

凡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失血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得到醫院明確診斷者,皆可使用此刮痧治療。

頭部:全息穴區——額旁一帶(雙側)、額頂帶後1/3.督脈——百會。

背部:膀胱經——雙側膈俞、脾俞、腎俞。

腹部:任脈——中脘。肝經——雙側章門。

下肢:脾經—雙測血海、三陰交。胃經——雙側足三裏。

取穴:心俞、膏肓、脾俞、膻中、氣海、血海、足三裏。

手法:由上到下刮至痧痕出現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

⑵拔罐療法

取穴:膈俞、懸鍾、肝俞穴;脾俞、陰陵泉、血海穴;合穀、命門、曲池穴;足三裏、風門、膏肓穴;大椎、腎俞、複溜穴。

方法:上述的5組選穴,拔罐時我們可以交替著運用,采用針罐法,針刺所選穴位,留針20分鍾。針刺之後,把針起出,在此位置進行拔罐,留罐15分鍾左右。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如果再想進行下一個療程,要停止7天後,再進行同樣的治療。

⑶日光海水浴療法

投入大海的懷抱,享受日光浴和海水浴這種天然療法,不但可以親近自然,還可以祛病康體。患者可以選擇半身浸浴或坐浴,用間歇照身法,即從20.92焦(5卡)治療量開始,逐漸增加到62.76焦(15卡)1次後,要讓病人到避風陰涼處休憩一小段時間,大約七八分鍾之後再進行浸泡照射,如此反複,達到照射量,隔日1次。

7.自我預防

貧血是由於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或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不足而造成的,是人們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的一種生理現象。生活中,大家若能夠注意細節,善加對待自己的身體,注意生活的各個方麵都有一定之規,比如飲食結構合理,勞逸得當等等,貧血的發生還是可以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