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頭部運動操
此動作坐著和站著都可以。準備好後,先讓自己的頭部一點點向右後側轉動,然後再慢慢地恢複正位。同樣的動作,將頭向左後慢慢轉;然後再慢慢回到正位。這樣的動作反複進行15次。雙臂伸直,雙手交叉於胸前,雙手十指交疊,當頭部向前俯伸時,雙臂向後拉伸,當頭部向後仰縮的時候,雙臂向前微伸,來回反複15次即可。
⑵“米”字操
方式是以頭為“筆”,按以下順序反複書寫“米”字:先寫一橫,頭盡量由左到右畫一橫,頭回到正位;再寫一豎,頭頸盡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畫一豎線,頭回到正位;頭頸盡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頭回到正位,同法書寫米字右上點,頭回正位;頭頸盡量向右上方拉伸,向左下方畫一撇,頭頸回到正位;頭盡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畫一捺,恢複頭頸正位。動作宜柔和,切忌用力過猛,每日做1~2次,以感覺頭、頸、肩輕快和舒適為度。
⑶伸頸運動
如鴨子伸頸,緩慢抬頭向上看天,要盡可能把頭頸伸長到最大限度,並將胸腹一起向上伸(不能單純做成抬頭運動)。將伸長的頸慢慢向前向下進行運動,好似公雞啼叫時的姿勢。緩慢向後向上縮頸。恢複到準備姿勢。
5.按摩療法
⑴足部按摩法
主要按摩頸椎在足部的反射區,它的位置在雙足拇趾趾腹根部橫紋處,雙足外側第五趾骨中部(足外側最突出點中部),頸部肌肉反射區是:雙足底腳趾後方的2厘米寬區域。
使用示指的指尖或指肚,拇指的也可,以數毫米幅度移動。使用的力度由開始的很輕逐漸加重,以稍有痛感為宜,按摩主要在自己的空閑時間進行,早晚各做一次最好,每次20分鍾左右。
⑵頸部簡單按摩
先使用你的右手,彎曲拇指,示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屈曲,在右側的頸部,從上至下,力度由輕一點點加重,反複揉捏5遍,之後再抬起你的左手,用同樣的方法在左邊的頸部揉捏5遍;再分別用左、右手拿捏右側、左側頸肩部3~5遍。
⑶頸部穴位按摩
主穴:天柱、風池、啞門、大椎。
配穴:神經根型加肩井、胛縫、曲池、合穀、後溪。
每天按摩治療大約30分鍾,按摩時要注意手法的輕重,要使患者有舒服的感覺最好。手法要柔和穩重,以免引起疼痛不適的感覺。
⑷頸椎患者按摩要注意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生在那些長期從事伏案工作者的身上。也有的是因為受到外傷或睡眠時枕頭過高、過低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它的主要症狀:患者的頭、頸、肩胛、上肢等部位經常感到麻木、疼痛,甚至出現運動障礙,嚴重的還會誘發其他疾病,給患者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諸多困難和痛苦。其發病原因主要由於頸部神經根受到壓迫或刺激(中醫稱為頸部勞損),致使頸部肌群和韌帶等組織失去正常的活動功能,因而出現上述症狀。按摩是治療頸椎病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如果使用不當的話,也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因此,專家強調,患者頸部不適,若在3~5天內無法緩解,就應盡快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以確診。
6.其他療法
⑴熱敷法
準備200克米醋,再加一把艾葉,放在鍋裏,加一些水,點火煮沸後,再加入100克白酒,攪拌均勻。把毛巾放入其中充分浸泡,趁熱敷於頸後、肩、背部肌肉上,按壓有明顯酸痛、緊張之處,需要注意的是熱敷的毛巾不能過熱,以不燙傷自己為宜,一日一次或兩次。天涼時可把上次藥水加熱後再加酒二兩即可,第三次需換藥;天熱時需一次一換藥,熱敷一周或至症狀消失。
⑵竹罐療法
主穴:大杼、風門。
配穴:天宗、肩井、肩貞
首先將大小不同的幾個竹罐投入在煮沸的藥湯中加熱3分鍾,取出竹罐之後,迅速甩盡藥水,立即把竹罐緊緊地貼於體表的穴位上,一定要吸住皮膚。堅持8分鍾左右後取下,以出現淤斑或充血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5日。
7.自我預防
頸椎病一般沒有遺傳的可能性,基本屬於一種後天生活不當而形成的疾病,所以應該以預防為主,需從年輕開始予以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