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每日早晨空腹服1次,連續服用。
功效:主治慢性胃炎。
⑶蓮子粥
原料:蓮子100克,糯米100克,紅糖1~2匙。
製作方法:蓮子用水泡脹,文火先煮半小時備用。再將糯米洗淨倒入鍋內,加水,武火10分鍾後倒入蓮子及湯,加糖,改用文火燉半小時即可。
用法:作為早餐食用。
功效:適用於胃寒怕冷,遇冷則瀉,睡眠不佳的患者。
⑷薑醋木瓜湯
原料:生薑30片,米醋500克,木瓜500克。
製作方法:將上三味共放於沙鍋中,加水煮湯。
用法:每日1劑,分3次服完。可常食。
功效:補脾和中,散寒止痛。主治慢性胃炎,屬脾胃虛寒型,胃脘冷痛,得熱痛減,得按則舒,食少體倦。
⑸豬肚煨胡椒
原料:豬肚1隻,胡椒10~15克。
製作方法:將豬肚洗淨,胡椒粉碎後放入豬肚內,用線紮緊豬肚口,文火煨燉,待豬肚熟後調味即可。
用法:每2~3日食用1次,飲湯食豬肚。
功效:溫胃散寒。
4.運動療法
胃炎患者應加強身體鍛煉,尤其是腹部鍛煉,因為長期的腹部鍛煉可以調整胃腸道的緊張度和增強胃腸的蠕動功能,促進食欲,加強消化吸收,從而減少胃炎的發作。
患者可以根據病情輕重與身體機能好壞、年齡、愛好等特點,選擇快走、慢跑、做體操、打太極拳、跳老年迪斯科舞等,均可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⑴挽驚馬
①身體直立,兩腳略分開,兩臂抬起與肩平。然後兩個手臂偏向一側,頭與上身也隨著手臂的擺動而轉動,雙手向前上方用力,頭及上身向後方用力,像挽驚馬的樣子。保持這種姿勢15秒,換手向另一側重複相同動作。做20次。
②身體直立,兩臂自然下垂,放在體側,目視前方。左腳向左開步與肩同寬,雙臂側平舉,掌心向下。彎腰,以右手指尖觸摸左腳麵,同時左臂上舉。換左手指尖觸摸右腳麵右臂上舉。做20次。
③身體直立並抖肩。兩腳略分開,兩手抬起達到和肩部高度一樣的位置。從前向後抖肩,在抖的同時展開手掌。做20次。
④身體直立並轉腰。兩腳略分開,雙手叉腰,上身保持正直,分別沿順、逆時針方向轉腰。做20次。
⑤身體直立並摩腹。兩腳略分開,目視前方。左手心貼在肚臍部位,右手掌壓在左手背上。雙手掌重疊在一起,從左側開始沿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腹部。然後交換雙手,以右手心貼在肚臍部位,左手掌壓在右手背上,雙掌重疊,從左側開始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腹部。按揉時可雙目輕閉,心中默數至35次時就可以停止了。
⑥身體直立,兩腳略分開。雙手手心向上置於腹前,指尖相對。吸氣,輕抬雙手至頸部。呼氣,翻手掌向下至腹前。做15次。
注意事項:
①動作應柔和、緩慢,不要為了追求速度而操之過急,隻有柔和而緩慢的運動才能有利於改善和調節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
②不要在空腹與飽餐狀態下進行練習。
③隻有堅持天天練習,日久天長才能收到明顯效果,短期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運動方式也是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⑵健胃簡易操
①仰臥位,雙膝關節稍屈至舒適位置,兩手置於臍上,使小腹回收,同時用腳尖支撐,臀部稍抬起,然後放下臀部,腹部鼓起,如此做腹部一吸一收的腹式呼吸活動,反複做15次。
②平躺於床上,雙手置於枕後,雙膝屈曲,身體先向左側倒,還原,再向右側倒,反複做15次。
注意事項:該鍛煉法特別適宜在早上醒來後、起床前進行,為適應人體由睡眠向清醒的這樣一個轉換過程,注意練習時動作要緩慢。
5.按摩療法
按摩是我國古代養生保健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過對身體各處的輕柔按摩,來達到行氣活血、祛病強身的目的。生活中,大多數人對慢性胃炎了解不夠,大家以為隻有依靠藥物,才能使病情得到一定的緩解和減輕。其實,按摩對於治療慢性胃炎具有疏肝理氣,溫胃和中,調和氣血、解痙止痛等功效,所以說,按摩對慢性胃炎患者症狀的緩解和消除有一定的療效。另外,按摩可加強藥物的治療效果,對於慢性胃炎的治療有較好的輔助效果,可明顯改善症狀。
⑴揉摩腹部
①早上起床和晚上臨睡前,取坐位或臥位,用一隻手繞肚臍進行揉摩。
②用另一隻手從相反方向揉摩各50~100次。按摩要適當用力。
⑵捏腰捶背
選穴:脾俞、胃俞、肝俞、膽俞、至陽、夾脊、上脘、中脘、神闕等。
具體做法:
①用雙手的手掌反複揉按背腰部脊柱兩側的肌肉3~5遍。
②雙手疊放在腹部,用手掌按揉腹部中脘30秒。
③用雙手拇指點揉背腰部脊柱兩側華佗夾脊穴,自上而下,反複進行3~5遍。
④用手按揉神闕穴1分鍾。
⑤按揉脾俞、胃俞、肝俞、膽俞、至陽、上脘、足三裏各1分鍾。
⑥用手按揉胃部附近阿是穴5~10分鍾,阿是穴就是感覺疼痛或不舒服的部位。
⑦橫摩擦脾俞、胃俞,以自己感到熱滲透至腹部為宜。
⑧用雙掌根部自上而下推背腰部兩側肌肉3~5遍。
⑨用分推的方法,分推胸椎兩側肌肉,邊分推邊向下方移動位置。當移動至腰椎時,用雙手拿揉腰椎兩側肌肉。
⑩虛拳,反複拍打背、腰部肌肉,從上而下5~10遍。
注意,以上動作每天1次,7次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之間可以休息l天。
⑶點按腹部
①用一手拇指,或示指、中指、無名指3個指頭,在腹部任何一點緩緩用力向下點按,達到不能再按的深度,然後慢慢抬起。
②一個部位可點按4次左右,順序由上而下,由左至右,逐漸移位。晨起和晚上各進行1次。
注意,飽食後或有急性炎症、腫瘤、出血等情況時,不宜施行按摩預防法。
6.其他療法
除了藥物、運動、按摩治療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治療或者輔助治療慢性胃炎,對慢性胃炎的症狀緩解起到一定的作用,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
⑴拔罐療法
①肝俞拔罐療法
取穴:肝俞、脾俞、上脘穴;膈俞、胃俞、中脘穴。
具體方法:每次選1組穴位,2組交替使用,采用留罐法,用閃火法將火罐吸拔在穴位上,至皮膚發紅為度,先拔背部的火罐,後拔腹部的火罐,每日或隔日1次。
注意事項:本法適用於脾胃虛弱型,表現為胃脘隱痛或食後飽脹,噯氣,舌淡,苔白患者。
②拔大椎療法
取穴:大椎、脾俞、胃俞穴;身柱、胃俞、中脘穴。
具體方法:每次選l組穴位,2組交替使用,采用刺絡拔罐法,對局部進行常規消毒後,用消毒的三棱針點刺,用閃火罐法將罐吸拔在相應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鍾,隔日進行1次。
③留罐療法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