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飲用即可。
功效:平肝寧神,活血止痛。
4.運動療法
偏頭痛為疲勞綜合征患者易發的症狀之一,主要是由於神經內分泌異常所導致的功能性障礙,因此,對於不同原因引起的偏頭痛要采用不同的用藥方式。但是,無論原因如何,運動仍不失為一種防治偏頭痛的有效手段。這是因為,運動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開心怡神,尤其對於一些慢性偏頭痛、神經性偏頭痛有顯著的效果。采用能針對性調節神經係統功能的運動療法,就能使大腦機能恢複至正常生理狀態,從而緩解偏頭痛症狀。
因此,醫療健康專家建議偏頭痛者可以多從事一些舒緩柔和的體育項目,像動作緩慢的太極拳,以及我們中國醫療老祖宗華佗創造的五禽戲,還可以通過散步和慢跑的方式鍛煉,這些低強度鍛煉對身體非常有益。並且保持心情愉悅,強身又健康心靈。
⑴遊泳
每周遊泳3次左右,可以提高身體攝氧能力,調節神經係統功能,對緩解偏頭痛有明顯效果。
⑵轉頭運動
頭部向四周旋搖,同時縮頸聳肩,左右交替共做10次。然後頭部不動,臀部坐在凳子沿上,上身帶胯向四周旋搖,左右交替共10次。前俯時吸氣,後仰時呼氣。
5.按摩療法
偏頭痛是一個很麻煩的疾病,它不像高血壓、冠心病、心絞痛,容易發生於特定人群,它在各個年齡段都會發生,而且對人造成的痛苦十分強烈。凡能刺激頭顱血管、肌肉、腦膜等痛覺結構靈敏組織的因素都是導致疼痛的原因。
在偏頭痛治療與保健中,中醫認為可因外感六淫之邪,上犯巔頂,邪氣積留,經絡不通而發病;也可因內傷諸疾,使氣血逆亂,肝陽上亢而導致。因此,按摩是一種很有效的輔助手段。不僅可以短時間緩解疼痛,而且能適當減少服用止痛藥的次數和劑量。推拿除了對顱內疾病中的腦膿腫、顱內占位性疾病、腦血管疾病急性期、腦挫裂傷、外傷性顱內血腫等不宜治療外,尤以對偏頭痛、肌收縮性偏頭痛、感冒偏頭痛及高血壓偏頭痛療效更為顯著,讓使患者的症狀得以減輕。
⑴揉太陽穴
雙手掌根貼於太陽穴,雙目自然閉合,做輕緩平和的揉動30次。
⑵浴全頭穴
頭部有上星、頭維、百會等穴,經常浴頭部各穴有健腦之功效。操作時將兩手五指分開,由前發際分別向後發際抹動,如示指梳頭狀,手法輕重由個人自行掌握,一般以局部感到熱、舒適、頭皮無痛感為度,次數根據病情而定。亦可用木梳代替手指浴頭。本法可緩解頭部肌肉痙攣、緩解腦部血管痙攣,使疼痛減輕、思維敏捷。
⑶拿風池穴
用拇指與示指、中指相對捏住頸後肌肉近發際處,手法采用一上一下、一緊一鬆按摩,以頸部感酸脹為度,次數自定。左右手可以交替進行。本法能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增加腦組織血液供應。
⑷抹額印堂穴
將兩手示指屈曲,拇指按在太陽穴上,以示指內側屈曲麵,由正中印堂穴(兩眉之間)沿眉毛兩側分抹,雙目自然閉合,凝神。手法以輕中有重為宜,每次做30遍以上,每日2次為度,本法古代稱“分陰陽”,抹後感覺頭清目爽,具有清除頭暈目眩的功效。
⑸拿天柱穴
用拇指、示指在頸後部斜方肌上方的天柱穴做拿捏動作,來回拿動各8遍,每日早晚各1次。本法對各種偏頭痛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⑹拿合穀穴
合穀穴位於拇指和示指之間肌肉豐厚處。拿捏、點按此穴時,以有明顯的酸脹感為度,每次重複12遍左右,每日3次。拿合穀穴俗稱“拿虎口”,如能經常拿捏、點按此穴,有清利頭目、緩解偏頭痛的效果。
⑺頭部按摩法
取穴:印堂、太陽、頭維、百會、率穀、合穀、太衝、阿是穴。
點按法:點按印堂、率穀、合穀、太陽、頭維、百會、太衝,每穴約30秒。
抹法:按摩者兩手拇指置於前額正中處,自內向頭部外側反複抹動3分鍾。然後兩手小魚際相對合力,分別置於太陽穴周圍和雙側頰部反複順逆運抹3分鍾。
疏散法:按摩者兩手五指腹著力,於前頭部發際處,向兩側顳部、頭頂至枕部快速梳擦顫動,頻率越快越好,反複施術1分鍾。
6.其他療法
⑴刺絡拔罐療法
取穴:神經性偏頭痛:前額偏頭痛刺太陽、印堂,兩側偏頭痛刺太陽(雙),頭頂及後偏頭痛刺大椎或百會。其他疾病根據病情、病因、病種辨證選穴,以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為止。
方法:先在選定穴位處尋找壓痛點或陽性反應點,在痛點處常規消毒後,以三棱針快速刺入,出針後再加拔火罐,每穴放出少許血液,起罐後多數病人當即偏頭痛輕鬆,精神放鬆,症狀迅速緩解。
症狀較重者或偏頭痛甚者可同時在太陽穴處刺絡放血,但要注意掌握放血時間和放血量。
方法:於所取穴周圍顯露靜脈的部位常規消毒,用小號三棱針刺入血管放血,血止後拔火罐8分鍾左右。用2%碘酒棉球塗擦針孔,百會穴隻放血不宜拔罐。
8天左右治療1次,3次為一個療程,每次放血總量4毫升左右。可配合針刺合穀、太衝,失眠者加刺三陰交、神門等穴。
⑵刮痧療法
在病人頸背部及夾脊穴刮痧可起到鎮靜安神,調整神經係統功能,緩解肌肉緊張痙攣的作用。對於各種頑固性神經性偏頭痛、焦慮症、抑鬱症、頭暈、失眠多夢及神經衰弱等症均有療效。
⑶音樂療法
當人處在優美悅耳的音樂環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經係統、心血管係統、內分泌係統和消化係統的功能,促使人體分泌一種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活性物質,可以調節體內血管的流量和神經傳導,讓身體更加健康。另一方麵,音樂聲波的頻率和聲壓會引起心理上的反應。良性的音樂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可以改善人們的情緒,激發人們的感情,振奮人們的精神。同時有助於消除心理、社會因素所造成的焦慮、緊張、憂鬱、恐怖等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應激能力,讓整個人的精神更加飽滿。
取舒適的姿勢,閉目輕輕吹奏進行速度的口琴曲,注意短促而有規律的“吸”、“呼”動作,每次吹2~3首樂曲,每天吹奏3次。如果症狀得到緩解,可根據個人需要調整吹奏時間。
⑷鬆弛療法
當人體在進入放鬆狀態時,交感神經活動功能降低,表現為全身骨骼肌張力下降即肌肉放鬆,呼吸頻率和心率減慢,血壓下降,並有四肢溫暖,頭腦清醒,心情輕鬆愉快,全身舒適的感覺,身體十分輕鬆。同時加強了副交感神經係統的活動功能,促進合成代謝及有關激素的分泌。經過放鬆訓練,通過神經、內分泌及自主神經係統功能的調節,可影響機體各方麵的功能,從而達到增進心身健康和防病治病的目的,並且安全可靠。睡眠也是一種很好的鬆弛療法常與係統脫敏療法結合使用,同時也可單獨使用,可用於治療各種焦慮性神經症、恐懼症,且對整個係統的身心疾病都有較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