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四節 決 定(1 / 2)

雖說是書友,大部分都是李書吟拿書給穀瑋看。一年級時兩個人坐的近,有很多時間可以討論問題說些玩笑甚至打打鬧鬧;李書吟比較健談,知道好多穀瑋不知道的的事物,大部分都是他做聽眾,偶爾接一句也能接到點子上。一年下來,兩個人成為那時不多見的很好的異性朋友。學生們情竇初開,想象力豐富,又受了些課外書的“荼毒”,逐漸有傳言他們兩個有“哪方麵”的意思。當時還把穀瑋嚇了一跳,可是人家李書吟落落大方,根本不當回事;他是“男人”更不能小氣做作,也裝作不知道。

“流言”出來之後,他們倆在一起說笑打鬧還想以前一樣坦蕩自然,有時候還會“殃及”到其他同學。穀瑋在班裏混的也很有人緣,長的斯文英俊,性格隨和,跟別人說話時很少搶話頭、說空話,說起事情來還能頭頭是道;與其他女生也會耍寶逗鬧,有時甚至“毛手毛腳”,隻是比較有度,並不會令人反感。傳了一段時間時間,大家也沒有抓到什麼真憑實據,相信傳言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當時有個跟李書吟要好的女生聽到傳言時,明知道兩個人沒什麼,卻故意陰陽怪氣的說了一句:有才正常啊!沒看人家“郎才女貌”多般配嗎!被李書吟追上打了好幾下才作罷。

郎才女貌可能隻是這位女生打的比方,李書吟的才貌雙全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穀瑋綜合成績在班裏也就是二十名以內,跟李書吟比還有一段距離。十三歲時穀瑋“貌”還是沒得說的:身高一米六五,長臉尖下巴,丹鳳眼,雙眼皮,直鼻梁,臉蛋幹淨、頭發烏黑……身材稍瘦但健康陽光。用當時的土話形容就是很“齊整”,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帥呆了”!

進了初二座位遠了,兩個人並沒有生分多少,李書吟還會拿書給穀瑋看,穀瑋也會不時找她說點閑話;但是聊天過程中明顯感覺不像以前那樣無憂無慮暢所欲言了。

李書吟跟穀瑋很少提及自己家裏的事情;隻是他們兩個的村莊離得近而且沾親帶故的較多,他爹和他哥在當地也算風雲人物,想不知道他爺倆的事跡真的很難!

隨著穀瑋年齡的增長,無端產生又逐年強大的敏感和自尊;以及這時自己成績階梯樣下降而她的成績還是一如既往的好而且穩定……;這些原因都讓他有意無意的疏遠李書吟。甚至後來再有人拿他們的“關係”開玩笑,他反感的表現越來越激烈,有好幾次甚至跟人翻了臉。

學生看課外書是了解外麵大千世界的主要方式,那時候最流行的書是男生看武俠、女生看瓊瑤。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外界跟內地的融入越來越深;傳過來的東西多了,夾雜的糟粕也是泥沙俱下;對學生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淫穢書籍、圖片、漫畫等等。當有學生帶進班級後,也就間接打開了他們了解兩性之間的最後一扇門,對這些“沒見過世麵”毛孩子們的影響可以說是“洗骨伐髓”。大部分女生也都知道男生的這些“齷蹉”事,何況還是班幹部的李書吟了。

穀瑋對這些糟粕也很好奇,也借來偷看過,也會感覺到”震撼”;但是這兩年在李書吟提供的正版書籍中提高了境界,又自我感覺具備了一定的“修養”,看到這些書後表現的還算“中規中矩”。

所以穀瑋接到寫著“立約??立德”的試卷後,仔細琢磨後心裏很”不平靜“,想找李書吟聊聊,具體想聊些什麼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為自己的這些日子裏無端的“多愁善感”愧疚?還是真的想表示“感謝”?可是真找到李書吟時她身邊要麼有人,即使沒別人看到穀瑋過去也總是有意無意的躲避,或者搭上話後兩句沒說就會找借口走開;穀瑋這時候知道李書吟是真的生氣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穀瑋實在是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就翻出來以前李書吟送給自己的一張精美藝術紙,按記憶一筆一劃的把有關立約、立德的段落默寫出來,也沒有說些解釋道歉什麼的話,夾在要還的書裏,找了個機會傳給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