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殺人動機(2 / 2)

“屍體在2點45分被發現,樓上的鄰居發現門沒關而且有煤氣味,前來查看,發現兩個孩子都倒在了涼席上,滿地是血,身上多處刀傷。”

楚皓不滿意,“太簡單了,你把現場報告給我。”

屬下把犯罪現場報告遞給了楚皓。

兩個孩子最後死在了涼席上,但是三室一廳的屋子到處都是血跡,說明孩子曾與犯人躲藏甚至搏鬥過,客廳五鬥櫃的木板門上麵有58乘以76的噴濺血跡,靠近廚房的地方有119乘以164的血泊,客廳靠窗的位置下放擺著三人沙發和立式風扇,風扇葉片上有點狀斜拉式的血跡,在沙發底下找出了孩子的電話手表,手表上帶有血跡,客廳沙發的邊上淩亂地丟著兒童繪本,其中有一本硬皮封麵的角落上帶有撞擊凹陷,凹陷處藏有血跡。

廚房的煤氣管子被剪斷,第一個進入現場的警察記錄稱室內充滿了煤氣味,時刻有爆炸的可能發生,在煤氣灶的地上丟落一把菜刀,菜刀上的血跡最後證實為受害人,廚房東北角的牆麵上有兩處46乘以50左右的噴濺血跡。廚房水龍頭被打開,地麵上有多處被稀釋的血泊。

兩名受害人在死的時候都穿著睡衣,姐姐衣著淩亂,弟弟相對整齊,姐姐致命傷在頸部動脈處,喉結下有6處挫裂傷,頭部有鈍器傷18處,銳器上9處,雙手手臂上有數道條狀平行的砍痕,數量多,力量小。

弟弟則是一刀致命,房間內的血跡事後也被證實多為姐姐所有,除了涼席上那個模糊不清的足跡之外,在房間的臥室還發現兩枚腳印,用黑色磁性粉刷顯示出長度為“26厘米”的清晰血腳印,西南陽台處也采集到相同鞋底紋樣的腳印。

“門窗無破壞痕跡,說明作案人是和平進入犯罪現場,熟人作案或者特殊手法作案的可能性為大,根據現場物品散落痕跡,凶手進入現場後先對弟弟下手,因為是首次發力,力量足,動作大,頸部主動脈一刀致命。”

楚皓看完報告後,結合現場開始分析:“姐姐此時被驚醒,想要撥通電話手表呼救,被凶手砍傷後甩到了沙發底下,姐姐一邊躲避一邊拿手邊能夠抓到的東西對凶手進行反擊。”楚皓指了指照片上的繪本,“繪本上的血跡好好再查一查,或許有新的發現。”

“凶手緊接著對姐姐施暴,拖到廚房用菜刀砍,把頭按到水龍頭下用水淋,用電扇、固定電話等物品猛砸姐姐的頭部,姐姐在這個過程中一而再的逃脫,在對抗凶手的過程中,造成雙臂多處受傷。”

“犯罪現場的殺人工具和殺人方式多變,凶手的作案經驗不足,姐姐多處受傷且均不是致命傷,傷口淺,說明凶手的力氣小,小到一個7歲的小姑娘都尚有餘力進行對抗和反擊。”

“現場足跡為26厘米,足跡內、外側、前後部壓痕較虛。”楚皓指了指照麵上的足跡,道:“仔細看足跡的重壓點,重壓麵,凶手基本是小腳穿大鞋,可能凶手本身就還是一個孩子。”

“現場沒有遺失財物,凶手在殺人之後打開煤氣灶,並且前往陽台查看過現場外的情況,說明凶手殺人不是為財,並且他有一定的反偵察意識,但是從現場的痕跡來看,他又不必備所需的反偵察能力,這個凶手,紙上談兵,並沒有豐富的殺人經驗。”

楚皓分析完後,又皺起了眉頭,“這樣的現場,我想難不住你們,而且這樣淺陋的殺人手法,又是怎麼並案成連環殺人案的?”

三個警察麵麵相覷。

“頭兒,你厲害,看一眼就都分析出來了,至於為什麼變成連環殺人案,還要麻煩你跟我們回局裏,我們給你看看另外兩個案子的報告。”

楚皓點了點頭,“兩個孩子的心髒都不見了?”

他想起林淼之前說的話。

“嗯,這就是案子的關鍵,但不是兩個孩子的都不見了,是更小的弟弟,弟弟的心髒不見了,而且從現場的血液量分析,弟弟身上的血液被帶走了600毫升左右。”

楚皓皺起了眉頭。

一個年紀不會很大的凶手,第一次,或者是第二次作案,手段殘忍,手法卻生疏,不會是情殺也不是為了錢財,卻帶走了死者的心髒和血液。

是仇殺?單純的仇殺又怎麼發展成連環殺人案,幾個受害人之間有什麼聯係呢。

凶手到底為什麼殺人?

又或者說,他有什麼必須殺人的理由?

殺人動機是什麼?

這是整個案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