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比城管更需要換位思考(1 / 1)

企業比城管更需要換位思考

言論

武漢一名城管,白天穿製服執法,晚上換便裝擺攤,自稱是“換位思考”。不過,交換屁股是不是就等於換位思考,還是得好好研究一番。

美國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研究機構曾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來自領導層的信息隻有20%-30%被下級知道並予以正確理解;更誇張的是,從下到上反饋的信息不超過10%被知道和被正確理解。

為什麼溝通存在如此誇張的位差?因為屁股決定腦袋!當一個執行層的人去考慮一件事情,一定和決策層的出發點不同,所以他的大腦會自動過濾,隻選擇性聽自己想聽到的內容。“換位思考”,才是溝通暢達的終極武器。

有很多“換位思考”的經典案例,亞馬遜規定在開會前必須有半個小時的自習時間,仔細閱讀會議材料,以免問一些“從自我角度出發”的愚蠢問題。其創始人貝索斯從企業創立至今,堅持客串接線員,體驗最基層員工的工作與生活……這些都是典範,但我想說,一個真正健康的企業,換位思考一定不是單向的。上司替下屬思考,下屬也有必要考慮站在上級角度考慮問題。如果每一個員工都能在自我崗位上去考慮CEO該考慮的問題,才能真正成為這家企業的主人。

冰箱在問世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冷凍室一直在冰箱的上半部分。人們認為這樣的設計是合理的,因為冷空氣比重較大,它會自動地從上向下流動,這樣有利於對冷空氣的利用。但對消費者來說,取食物要彎腰,不方便。而且一般家庭開啟冷藏室的次數,要遠遠多於冷凍室。日本夏普公司的科研人員隻好把自己作為消費者,進行反向實驗。如果必須要讓冷藏室在上麵,我們要怎麼修改設計方案?後來,市場上便出現了冷藏室在上的新型冰箱。

對企業來說,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勝出的機會,與客戶“換位思考”就是幫我們走向成功的路。隻有真正從客戶角度出發的產品,才能有價值和市場。每一個產品在問世前,生產者都要把自己當成消費者,去提問,去體驗。

“換位思考”最重要的意義是成為一種思維方式,並踐行於企業經營中。我知道責權分明對一個公司管理的分量,但這次,我希望員工們忘掉它。忘掉身份,忘掉職位,忘掉部門,有且隻有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