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蕪晚年的博客文章
閑話·閑話不閑
作者:毛樂耕
舒蕪八十歲以後學會了使用電腦,接著,他又在新浪網開了兩個博客,一個叫“舒蕪博客”,另一個叫“碧空樓舒蕪博客”。這對於一個以文字立身的老學者來說,真算是與時俱進了。
有了這個現代化的傳播平台,舒蕪在晚年的歲月裏仍然顯得忙碌和活躍。他在舒蕪博客上勤快地寫隨想短文,在碧空樓舒蕪博客上則粘貼一些略長或寫作時間略早的作品,繼續展示著他的學者風采。這些博文彙聚起來,就編成了這本《舒蕪晚年隨想錄》(以下簡稱為《隨想錄》)。
舒蕪是一個有閱曆、有才情的學者。他早年因為提供胡風與他的通信,成為“胡風案”發案的導火索。這件事成為他內心裏永遠無法抹去的“痛”,也是導致他後來一直不被一些人諒解的重要原因。然而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舒蕪自己也屢有挫折,經曆的風霜雨雪也不在少數。憂患使人成熟,相信舒蕪在晚年,有些往事盡管不堪回首,但他一定會有深深的反思的。
然而不管怎麼說,舒蕪畢竟是一個學有所成的老知識分子,多年以來,他一直頑強地堅持寫作,用手中的這支筆來談文說史,議政議世,有多部著作行世,成果甚豐。而這本晚年的《隨想錄》,也鮮明地體現了舒蕪治學作文的一貫風格,一貫特色,是舒蕪治學一生的豹尾餘響,頗可一讀。
從《隨想錄》中可以看到,舒蕪晚年仍關心時事,關心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他還是入世的。他在2008年4月7日(時年虛齡八十七歲)的博文中明確表示:“我對世事還是不能忘”,“可惜年來已無力作長文投稿,隻在新浪網上開了一個博客,寫點幾百字的小東西發上去。”雖然隻是“寫點小東西”,但這種關注世道人心、關心社稷蒼生的精神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舒蕪評說世事,有淵博深厚的學殖作底蘊,有剛健率直的性情作支撐,秉承自己的獨立見解,侃侃直言,鋒銳不減,這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他在《紹良書話小識》中說:“關於中國學術文化的正統和異端的關係,大有話可說。”他在文中辨析了傳統與正統的區別,指出正統不能涵蓋傳統。他說:“五四新文化運動,是反正統的運動,不是反傳統的運動。”然而現在居然就出現了一些“新儒家”,“新儒家心目中的傳統,隻是儒家正統,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名義下,實際上隻要繼承儒家正統,而傳統裏麵正統之外其他豐富內容全不在內,於是祭孔大典、長袍馬褂、私塾讀經全要恢複,至今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