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星:舞蹈家的嘴(2 / 3)

另一位她的舞台脫口秀導演王霆和她是老朋友。他分析,金星的毒舌讓觀眾開心,甚至讓被她諷刺的對手也開心的原因在於,她不帶惡意。“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她資格老,我們常笑話她,像她那種‘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說什麼別人都會買賬。她成名早,閱曆豐富,那麼多年國內國際的演出經驗,天然就帶了大姐大的風度。她敢那麼說話,而不像一般的主持或者評委去吹捧選手,是因為在她看來,這些比賽,也真就是那點破事兒,不值得那麼裝腔作勢。”她評完選手後,往往會把自己的話變成文藝評論,結合自己的創作來談文藝,而且談得很專業。

金星脫口秀劇場版“千金一笑”劇照

另外,就是因為她的年紀。“她經曆多,說出來的話,帶點勸誡的意思,但又不是倚老賣老。所以有種大姐的腔調,其實與她平時和我們說話風格一樣,真熟悉她這種善意嘲笑的言談風格,會覺得她很舒服,不會難受。”

上海的滑稽名家王汝剛也看金星的脫口秀。他覺得金星的有趣,在於把舞台上遺失很久的“諷刺”這招用足了,她說東西,不帶惡意,不帶情緒,就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東北老娘兒們在看世界,這點,太有趣了。

“很多話,她一說別人就會笑。就像趙本山在舞台小品裏說誰鞋拔子臉,下麵一定笑開鍋,別人就不行。金星也是這樣,她有她的氣場。”從這點上來說,每個出色的脫口秀演員,都是不可複製的。

分享自己的人生

金星在上海的脫口秀節目,最後取名“千金一笑”。門口倒賣票的“黃牛”也都學會了開玩笑:“今年不賣月餅票了,我們賣金星了。”

很多觀眾,是為金星的毒舌進的劇場,金星上台就說:“你們是找罵來了?那今天我就開始罵個痛快。”其實她的有些話,連下麵的觀眾也一起批評了,可是大家很受用。沒有人覺得別扭。

和金星約采訪,她正在澳大利亞參加一個超模選拔節目。她說自己剛又批評模特的姿勢:“就像王寶強,太不專業了。”這種單刀直入的說話風格,已經被許多節目組接受了,大家反而都喜歡上了。四處邀請她去做評委,金星的收入大增,她很愉快地接受了自己在上海的新走紅。“算命的說過,我44歲會大火,沒想到,果然火了。”算命的還說,她到60歲的時候會更上一層樓,金星一點也不覺得這話是算命的敷衍自己,興致勃勃和我們討論,到那時候,她還能做什麼類型的演出。

現在經常有節目組帶著重金的承諾找上門來。可是金星大多拒絕。她覺得自己目前的收入已經很好了,可以保證她住在老錦江飯店的高層套房裏,屋子外麵,是一個碩大的可以俯瞰上海中心區域的露台,而房間充滿了華麗的裝飾,靠墊上是各種電影明星的臉,赫本的、瑪琳·黛德麗的,都是她喜歡的歐美女明星。

她一直感歎,中國的舞台空間太狹窄,很多演員上了年紀,就沒機會演出。可是歐美那些明星可以一直演出到很大年紀,老了,在台上,拿著一杯酒,靠在鋼琴上,閑散地唱幾首歌,說幾個故事,照樣有很好的演出效果,那是她的目標。

沒想到她渴望的這類型的機會來得這麼快,演出商找到她,打算讓她在上海做劇場脫口秀。“做評委是一回事,脫口秀是另一回事。上海有滑稽戲的傳統,可是我又不會那一套。”

她的合作者們反而沒有她那種擔心,舞台脫口秀合作者何鳴暉告訴我,開始找金星做脫口秀,可能看中了幾點:她的個人經曆比較傳奇,名氣又大,加上舞台經驗豐富,所以覺得即使她沒有任何經驗也可以。“和她一溝通,發現我們的判斷沒錯,舞台經驗很加分,但更加分的,是她的個人經曆,我們無論談什麼話題,她都能參與,因為都是她親身經曆過的事情。”比如說現在出國遊的話題,金星立刻就能回憶起她80年代出國演出,和一大群演員去淘地攤貨的故事,連比畫帶笑地說著董文華如何一邊在地攤上搶時裝,一邊還大叫“星,快來搶”;講到服務行業,她立刻能說出自己在國外當服務員怎麼受罪的故事;說到坐飛機的經曆,她則記得自己曾被空中小姐搶白的事,說“有個空乘對中國乘客態度特不好。我一改說英文,她立刻態度柔和多了,一直用英文來問我要什麼。結果到最後,我給她一句東北話,橙汁。她臉色都變了”。這些故事,基本不需要加工,直接拿到舞台上說效果就很好。

有的東西,隻要小加工,立刻就適合在劇場演出。比如周立波和金星住在同一幢公寓裏,金星在脫口秀的第一天,提到周立波住在她的樓下。“我在他的頭頂上。”沒想到周立波的助理真的看了,打電話給製作人,不讓他們這麼說,金星第二天把這故事講出來,大家爆笑。金星接著說,“那我就改口吧,改成我住在巨人的肩膀上”。場內氣氛更誇張了。

她又編出周立波的一個段子,說有個又高又大的保安,天天站在電梯口等周先生,問他什麼,都說“沒”。最後問他過節有沒有加班費,他突然說有個表。什麼表?過節還發表?原來是加班表。這後麵一個段子改編自網絡,但是因為前麵有了自己住在周立波樓上等鋪墊,整個氣氛特別活生生,所以用在這裏一點也不硬。“美式的脫口秀劇場表演有很多專業術語,金姐也會很多,什麼起樓子、砸包袱,都應用得很好。”

在劇場說脫口秀,和電視裏差別很大。何鳴暉說,因為觀眾等於“第四堵牆。”觀眾的接受和融合與否,決定了演出的成功與否,一般演員是隻顧自己演,而一般的主持人呢,又隻顧觀眾的反應,都不是最理想。金星要求劇場的場燈一直開著,這樣她能看到下麵觀眾的所有反應。她隨時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自己。這也是有掌控能力的演員才敢做的。“她沒有為脫口秀做什麼排練,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已經排練了一輩子:她一直跳舞,後來又演話劇,又演電影,30年的舞台經驗不是白費的。她一上舞台,能夠保證觀眾的眼光跟著她走,剩下的,就靠她娓娓道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