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生活周刊:在奧迪看來,自動駕駛係統是否會成為未來的技術方向?
哈肯貝格:自動駕駛是一個分階段的發展過程。最初,為了初步實現自動駕駛,我們推出了一係列的輔助駕駛係統,在特定的情況下可以向駕駛員提供支持,包括定速係統、自動泊車係統、車道偏離輔助係統以及超車輔助係統等,這些係統一方麵可以提升駕駛安全性,另一方麵也可以提高駕乘舒適度。在這個基礎上,奧迪下一步要更積極主動地陪同駕駛員來駕駛汽車。
三聯生活周刊:“陪同駕駛”是否真的有必要?
哈肯貝格:與之前相比,現在的駕駛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獲得及時的信息、實現與他人的實時溝通,駕駛員隨時需要使用通訊手段,比如智能手機。但一旦使用智能手機,很容易讓駕駛員分心,導致駕駛錯誤甚至駕駛事故發生。由此看來,在原來的駕駛情況下,通信手段的應用很容易造成危險。而自動駕駛係統將可以減輕駕駛員的壓力,為其提供足夠的空間專注於其他的事情,從而避免車禍或駕駛錯誤的發生,我們把這種方式稱為“對駕駛員的陪同”。
三聯生活周刊:自動駕駛係統將會徹底改變傳統的駕駛體驗,屆時,人和車是怎樣的關係?
哈肯貝格:假如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犯錯,係統可以先向他發出一個警告來提醒他,如果他對這個警告不予理睬,那麼係統就將自動介入。當然,當自動介入駕駛時,係統也要同時承擔駕駛責任。奧迪的自動駕駛係統有能力克服駕駛員的駕駛錯誤,能夠避免車禍的發生。
在減輕駕駛員駕駛負擔的同時,自動駕駛係統也可以大大提高行駛過程中的樂趣。當路麵狀況對駕駛員的要求較低時,比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駕駛員會覺得枯燥,在這種情況下,自動駕駛係統就可以接管汽車的操作,從而使駕駛員可以專注其他的工作。
奧迪公司負責技術與研發的董事哈肯貝格
三聯生活周刊:自動駕駛係統是一項高難度的技術研發,奧迪在生產成本上如何把控?
哈肯貝格:研製一套自動駕駛係統的成本是比較高的。以自動駕駛係統的各個部件為例,在兩年前,奧迪出台第一批自動駕駛係統的時候,汽車的行李廂裏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和測量儀器。但到去年,我們已經對這些傳感器和測量儀器進行工業化,這意味著這些係統占據的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目前小到基本上隻有控製單元的規模,也就是一台平板電腦,像iPad這樣的規模。
當然,研發的成本是最高的,比如說在芯片方麵,我們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如今,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這次用於試駕的自動駕駛汽車,它的行李廂裏還是裝滿了各種各樣的係統和測量儀器,但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係統都可以小型化,不會占據很多空間。將來我們會將研發費用加到汽車的價格裏去。
三聯生活周刊:近一個時期自動駕駛係統為什麼特別活躍?
胡迪(Ricky Hudi,奧迪公司電器研發執行副總裁):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是傳感器方麵的巨大進步。早期的自動駕駛汽車的激光掃描器所占空間非常大,幾乎占滿了車頂空間。但是從矽穀開往拉斯維加斯的自動駕駛汽車的傳感器已經實現小型化,它使用的是已經量產或即將量產的傳感器。
第二個因素是芯片計算能力的迅速提高。自動駕駛軟件所需要的計算性能非常高,而且它需要采用移動式的芯片技術。現在自動駕駛用的芯片已經獲得了很大提高,它的計算能力已經趕超了10年以前世界上計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10年以前的超級計算機所占空間非常大,相當於一個小洋房的空間,而它的計算性能達到每秒萬億次浮點運算。英偉達公司為自動駕駛係統提供的芯片計算性能已經達到這個能力。
三聯生活周刊:是否可以理解為技術進步正在為自動駕駛係統的研發提速?
胡迪:以奧迪A7自動駕駛概念車為例,現在的雷達係統,如遠程和短程雷達,以及超聲波傳感器,都是應用量產技術。同時,激光掃描儀現在也已經進入了樣品認可的階段,它原來所占空間非常大,現在已經小型化,尺寸已降到將來量產的自動駕駛汽車用的大小。同時,3D攝像頭也是全新設計的,應用的是全球最現代化的圖形處理器,該芯片將在量產的全新一代奧迪Q7的自動駕駛功能中應用。
在試駕中,當自動駕駛汽車開到霍根海姆賽道上時,汽車行李廂中的儀器,如測量儀器,會在行駛中接收處理很多信息。這些信息將來也會儲存到中間的控製單元裏。下一步,大眾集團將通過模塊化設計平台,把自動駕駛的技術推廣到新車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