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傑克”的自動駕駛之旅(1 / 3)

“傑克”的自動駕駛之旅

經濟

作者:李三

奧迪A7

傑克,是研發團隊給自動駕駛奧迪A7起的名字,在201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開幕前夕,它從位於矽穀的斯坦福大學行駛到拉斯維加斯,全程900公裏開放道路——不是賽道,不是試車場,而是真實的公路。

車上配有20個感應器,用於偵測路麵的情況,按照預先的設計,傑克完全可以在0~110公裏/小時的情況下自動駕駛,甚至可以自行變道、超車,在車輛並入左側或者右側車道之前,係統會根據周圍的車輛行駛情況調整車速。如果係統確定有足夠的距離和時間,它會迅速而果斷地並線。

這次測試的路線設計也頗費心機,除了宣傳造勢,還必須考慮到途經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在道路交通法規上能否一路綠燈,因為即便在美國,也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州從法律上認可了自動駕駛汽車在公路測試的合法性。

試駕行程由大眾電子研究實驗室、大眾集團研發部和奧迪公司聯合舉辦,共曆時兩天,加利福尼亞州的貝克斯菲爾德將作為中途休息點。在這段行程中,傑克可以以自動行駛的方式行駛。不過,奧迪並沒有讓傑克過於任性地獨自上路,而是安排了5位經過訓練的駕駛員輪流照料它。

參加路試的記者,在上路體驗前首先接受了奧迪自動駕駛靜態培訓,兩位工程師講解了在什麼情況下如何啟動安全輔助駕駛係統程序,即便有著較長的駕齡,但自動駕駛的“小機關”仍然是一個新的知識點。

在奧迪A7的自動駕駛試驗車上,首先可以看到方向盤上兩個淺藍色的按鈕,在風擋玻璃和儀表台附近有一條LED燈,把兩個淺藍色的按鈕按下去,汽車自動駕駛係統就啟動了,起初是淺藍色,之後綠色越來越多。此後,理論上說就可以什麼都不用做了,汽車則按照當前的路況開始自動駕駛。關閉的時候LED燈光會從橙色變為紅色,隨著紅色越來越多,按下按鈕便轉換進入人工駕駛。

奧迪工程師告訴我們,在自動駕駛係統,所有信息從儀表台轉移到中控台中央一個較大的顯示屏上,此時司機、副駕駛、後排乘客都能看到主動駕駛時的車輛信息。

在靜態展示和簡單的培訓之後,我們從斯坦福大學附近的Sand Hill Road出發,這是一個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出去以後是美國著名的101號公路。101號公路路況很好,行駛了一段時間後,路試工程師按下了自動駕駛按鈕。這時,傑克立刻就進入工作狀態,在100公裏時速的車流裏自如地避讓、並道和超車,儼然一個駕駛經驗豐富的老司機。觀察路試工程師的狀態,他已然放開了雙手雙腳。

途中,我們向兩位工程師提了很多問題:比如當車輛從右側並線、當高速路上突然出現行人的情況下是否可以緊急處理?工程師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傑克非常靠譜,這些都在設計的考慮之中。”

在自動駕駛的路程中,我們還討論了一些關於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的核心問題,未來自動駕駛是否可以完全自動駕駛,完全不需要人去幹預?

奧迪工程師謹慎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未來的汽車依然是由汽車工業界來決定,車還是為人們提供出行服務的一個交通工具,駕駛者應該在駕駛過程中得到快樂。”他們委婉但是明確地表示,“機器代替人,完全自主無人駕駛,不是奧迪追求的目標。但是為了讓汽車出行更安全便捷,無人駕駛會分段實現。比如ACC自動巡航係統、自動泊車係統,未來車輛高度智能以後可以識別道路交通信號,實現跟車、加速減速、並線。” 形象地說,這種係統更像是自動巡航、ACC及車道保持等技術的升級。

奧迪自動輔助工程經理吉賽爾·比約恩對自動駕駛的理解是這樣表述的:“在不久以後汽車駕駛將不需要人工操作,但我們要確保當駕駛員願意的時候,他們還是能參與到駕駛過程中。如果係統發出警示說不能進行自動駕駛,整個駕駛就會交到駕駛員手中,但我們要通過立法等手段來確保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要一直在位。”

“這次試駕的成功充分證明了奧迪在自動駕駛方麵的能力。”奧迪公司負責技術與研發的董事烏爾裏希·哈肯貝格教授(Dr.Ulrich Hackenberg)對傑克的表現很滿意,這款車型以功能強大的zFAS處理器,將車輛行駛中收集到的道路數據上傳到雲平台,經過處理後再返回汽車,通過數據庫的不斷擴充,傑克已成為一輛名副其實的“智能汽車”。

在自動駕駛領域,奧迪是一個公認的領先者,它曾經在鹽灘上“炫技”,車內空無一人的奧迪TTS自動駕駛車以漂移模式在鹽灘表麵留下了“四環”印記;在著名的派克峰登山賽賽道,它成功挑戰崎嶇山路;奧迪RS 7自動駕駛概念車成功跑完霍根海姆賽道,最高速度達到240公裏/小時……

奧迪A7 內飾

沒錯,傑克在900公裏開放道路上已經超出了一般意義的試駕,它證明了一種新的更廣泛的可能。“這次我們安排傑克從斯坦福到拉斯維加斯的自動駕駛,這條線路大部分為高速公路,駕駛過程對駕駛員的要求比較低。在下一步的研發中,我們將實現在複雜環境中的自動駕駛,比如說在城區。城區裏車輛和人員往來非常頻繁,係統要處理的信息也非常複雜,所以在城區使用的自動駕駛係統要在較長時間後才能推出。”哈肯貝格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用戶提供一整套的未來汽車與交通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