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和孫六約定的日子到了。天成要陪張石去丹戎班蘭,他說知道路了,能自己去。天成怕他一天趕個來回時間太逼,張石說已經看好了有家出租腳踏車的店,交了定金,自己會騎車,走個來回沒問題。
天沒亮,天成就做了竹筒蒸飯讓張石帶上,說,自己做的省錢。張石說:叔你想得真周到。他很感激,心想:天成叔一輩子都勤儉,這就是勞動人民的本色。
張石騎單車,日頭剛升到半山坡就到了孫六的亞答屋,孫六說你怎那麼快,前些日子我已經跟巴力裏的幾個老客說了,讓他們趕大集來我這,沒想你那麼快就到,我這就去集市看看有誰出來就叫他過來。
孫六領幾個礦工來了。岸東辦學堂的新鮮事很快就傳過來,丹戎的礦工甚至也知道學堂也讓礦工去聽先生的課,所以他們早想看看這位先生是什麼樣的人,何況人家還是特地趕來與他們相會的。一路上,他們就問孫六,先生見他們這些沒人要見的礦工,難道也要在丹戎辦學堂?聽說先生是替礦工說話的。一邊說就到了孫六的亞答屋前,人呢?
看到菜園裏一個人躬身在鬆土、澆水,孫六忙說:先生,哪敢勞你?張石說:叫我張石就行了,我在農村也是幹活長大的。他抬頭看,來了五個人,就過去打招呼,彼此互通了姓名,便坐在樹根上談開了。熱帶雨林地區的高大喬木的根多是板根結構,露出地麵有幾十公分高,像一片片立著的木板,當椅子坐很合適。
張石先了解一下他們幾位在礦裏呆多長年頭,每月能掙多少,生過病沒有。然後說:像孫六哥,幹了一輩子,最後沒力氣了,幹不動了,就叫你走,兩手空空,怎麼過日子呀?他們歎了口氣:都是這樣呀。張石說:這是不合理的,就要向巴力討公道。孫六說:誰能聽你說?我去討過,白挨了打,巴力頭哪會給錢?算盤劈裏啪啦的打,咱也不懂,他說扣這扣那,早沒了。
張石說:咱們算算一筆賬:每個礦工每天至少須挖4立方米錫泥,除去假日,一年算實做300天,共完成1200立方米以上,每300立方米可以淘出錫沙5擔多,這樣,一個礦工一年就生產了20擔以上的錫沙。誰知道每擔錫沙值多少錢?值187盾。也就是說,每個礦工一年幹活就出3740盾。但是礦工一年所得的工資是多少?他們說:最多也隻百幾十盾,最少的隻70多盾。張石說:公司給礦工的夥食費每天是0.24盾,每月是7盾左右,一年大約是85盾,大家算算看,紅毛每年從每個礦工身上賺去多少錢?至少有3600多盾!咱們很多礦工幹了幾十年,創造的利潤就無法計算了,可是,全落在礦主手中。所以,向礦主要回你們應該得到的,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孫六恍然大悟,說:張先生,你這一說,我明白過來了。我們礦工一輩子的血汗全讓礦主吸幹了。張石說:老哥你這句話說對了!其他人也說:先生你這一點撥,我們心裏亮堂了,可是,怎麼跟礦主要?張石說:大家要團結,也就是說得抱成團,要有礦工自己的組織,大家心要齊,決定一件事,就一起做到底。他們都問:什麼組織?張石說:組織礦工勞工會。大家可以先分頭去串連,讓更多人知道。
他們談到過了響午才走。孫六端出一鍋粥和幾個番薯叫張石一起吃,那是早上吃剩的,他一天隻做一次,一次分三頓吃,早中晚全是它了。張石說:我這裏帶飯來了。他拿出天成給他做的竹筒蒸米飯,還溫和,用刀破開竹筒,裏麵的米飯整整齊齊呈圓筒型,裏頭還有肉和芥菜醃成的鹹菜,一股肉菜香就撲鼻而來。張石說:一起吃這個。說著,分一半給孫六。孫六隻好吃了,直說:真香,我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