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建議(1 / 2)

心中有了成算,衍之便即刻隱秘趕去興王府,悄悄見了也是剛回興王府不久的顧默成。

本來還有些焦躁的顧默成,聽完衍之的建議,立馬來了興趣,背著手在廳中急急地走了好幾個來回,一擺手,滿臉興奮得漲得通紅,捏住衍之的肩膀,朝外大聲吩咐道:“快去請沈先生來!不不不,將秋先生也一並請過來!”

然後才看著衍之,興奮得直拍衍之的肩膀,道:“好計謀,好計謀啊!”

衍之謙虛了幾句,卻見顧默成半點沒有在意她在說什麼,隻是自己在廳中轉來轉去,一會兒又停下來哈哈大笑,一會兒又背著手自言自語地搖頭,情緒眼見得越來越高漲,當即閉了嘴,悄悄靠到了一旁,隻候著顧默成,待他冷靜下來,再做打算。

就在顧默成的興奮和衍之的沉默之中,因為顧默成請得甚急,沈濂以為出了什麼事,竟不到半柱香便趕了過來,卻瞧見顧默成滿麵風光,心情大好。

顧默成看見沈濂到來,倒也不急在一時先說了,隻請沈濂上座,沈濂看著衍之,心中直犯嘀咕,卻還是坐了下來,隻看衍之到底鬧什麼名堂。

不一會兒,秋嶽也趕了過來,他與沈濂不同,衍之出宮之前,便讓秋少常向他通了消息,現在秋嶽一見堂上情形,立馬心知肚明,卻隻做不知,連衍之也不看一眼,便向顧默成行了禮,又三兩步跨到右首坐下,朝沈濂拱拱手。

顧默成見人到齊,邁步到上首坐下,春風拂麵地瞧著兩位先生,已經稍稍冷靜下來,道:“今日請兩位先生來,是有一事,想請二位先生斷裁。”

說罷,顧默成便看向衍之,和藹可親道:“衍之,你且將方才的話再說一次。”

衍之應了一聲是,便拱手走到堂下,將方才和秋少常討論的,如何借現在朝局,讓顧淩天和顧淩風從宮中搬出來,揭發他們不是儲君卻有儲君之實,側麵削減二人勢力之事說了出來,瞧見沈濂不置可否的神色,衍之才道:“殿下與二位大人都是公忠體國之棟梁,雖說子不議父、臣不議君,如今陛下有行差踏錯之處,身為臣下,理應協助陛下正視自己的過錯,正朝綱以明倫常,這才是賢臣之道。”

沈濂淡淡一笑,攏了攏袍袖,不知是諷刺還是誇讚道:“你位卑職小,隻不過上過幾日內書房,竟也能明白這番道理,也算哪能可貴,可見聖人教學之功,果然有教無類,人人皆可教化。秋兄以為然否?”

秋嶽知道這主意實際上是秋少常的功勞,也不好說什麼,隻是淡淡一笑,道:“不過到底小孩心性耿直,不明白這其中的許多曲折。雖然相較年齡見識,也算得上一時才俊,也算難得。”

“正是如此。”沈濂頷首笑道,看向衍之時,臉色卻又冷了些下去,隻道:“這件事我知曉了,可還有旁的事?”

衍之窺見沈濂神色,雖然依舊冷肅,卻看得出並非之前那般冰封,便趁熱打鐵道:“此事不但為臣為子者應當為君父分憂,天下臣民俱應為君父諫才是,不止言官朝臣,就連天下應考的士子,也應該對時事有所了解,入朝為官,方不至於行差踏錯。”

雖然衍之說得並不如秋少常說得那般詳細,但在場的哪一個不是人精,就連稍遜一籌的顧默成,也因為衍之此前便向他打了腹稿,因而也並不顯得遲鈍,都會心一笑,同時將思緒轉到了今年的秋試上頭。

一想到秋試,沈濂聽完衍之的建議,倒頭一次沒有直接否定,而是沉吟了起來。

就算別人不清楚,沈濂自己也是清楚的,今年秋試的主考官,必然是謝麓無異。謝麓那群人想在秋試動什麼手腳,沈濂清楚得很。姓謝的向來和鎮北王不清不楚,在朝堂上近來雖然沒有替鎮北王世孫入京之事說話,卻一直在攪混水,恨不得這件事吵得越厲害越好,就這態度,沈濂要是還看不清局勢,那才白瞎了在朝堂上有這麼多耳目呢。

若是從這上麵下手……至少謝麓一定樂見其成,順水推舟,興王說不定真能取漁翁之利,便是暫時同謝麓聯手一回也無妨。

這件事簡直是算準了顧默成這邊的勢力,就像是為顧默成量身定做的一般,何況沈濂也確實想不到其中有顧輕塵半分的好處,畢竟就目前來看,不論是賢是長,都和顧輕塵沒有半分的關係,唯一有可能的……

沈濂恍惚間想起剛剛送葬的魯悼王,一時間恍然大悟,像是明白了什麼似的,微微一笑,雖嗤笑顧輕塵不顧大局,但畢竟這件事與興王和自己並沒有壞處,對顧輕塵義無反顧想要為魯悼王出頭的私心,也掌握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