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使用氯黴素進入胎兒體內還可影響胎兒骨髓造血,致使胎兒發生障礙性貧血。所以,孕婦應盡量避免使用氯黴素。
慎用耳毒性藥物
孕婦體內應用藥物後,能通過胎盤從母體直接到達胎兒體內,而且藥理作用與母體具有相同時期。婦女懷孕最初3個月,是受精卵分化最旺盛、胎兒的各種器官逐漸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孕婦用藥,對胎兒生長發育造成的影響最大。母親孕期使用某些耳毒性藥物是小兒患先天性耳聾的主要原因。如果孕婦在懷孕頭3個月中應用耳毒性藥物,就會造成胎兒發生先天性耳聾。
導致先天性耳聾的藥物多見於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其中又以鏈黴素對聽神經的損害最大,其次是慶大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另外,萬古黴素、紫黴素、瑞斯托黴素、春雷黴素、多粘菌素B、托布黴素、尼泰黴素、巴龍黴素等抗生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耳毒性,可導致胎兒先天性耳聾。喹寧可透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破壞胎兒的聽覺器官,引起先天性耳聾。其他藥物或化學物質如磺胺類、水楊酸類、速尿、利尿酸、嗎啡、心得寧、酒、煙、砷、鉛、磷、汞、苯、一氧化碳等均可致聾。
目前還沒有藥物治療中毒性耳聾,所以,孕期用藥應該特別慎重,特別是孕期前3個月,最好不用或盡量少用耳毒藥物,凡屬用不用均可的藥物,應一律不用,切忌擅自主張用藥,需要用藥時,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用藥不宜過久,用量盡量減少。
不宜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主要從兩個方麵破壞優生:
(1)導致胎兒畸形:在妊娠期服用過大量阿司匹林的孕婦,所生嬰兒會出現嚴重畸形。如果孕婦間斷地服用阿司匹林,則新生兒反較每日服藥者出現更多畸形。
(2)阿司匹林能夠對血小板聚集膠原產生抑製作用並降低血小板因子的活性,影響血小板的聚集並使分娩時的出血時間變長。這些影響能夠發生在服用小劑量的藥物之後,而且其影響可以延至停藥後5~7天。產前服用此藥,分娩時產婦出血明顯增多,還能引起胎兒在產前和產程中出血。
所以孕婦應該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甚至包括去痛片、感冒寧等一些含有阿司匹林的藥物也應一律禁用。
不宜用清涼油
清涼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樟腦,而樟腦經皮膚進入人體會造成一定的危害。若孕婦用了清涼油,其中的樟腦可通過胎盤屏障危及胎兒,甚至造成胎兒死亡。因此,孕婦特別是在懷孕頭3個月內應該避免使用清涼油,也不要接觸含樟腦成分的所有製劑。
服用中藥要注意
有的孕婦擔心服中藥可使孩子皮膚“變黑”,這其實是無稽之談,因為人體皮膚的顏色與遺傳、生活環境以及飲食等因素有關,特別是與體內黑色素的合成和沉著有密切關係。人體內的黑色素是由黑色素細胞產生的,它位於表皮細胞的基底層之間。黑色素細胞內含有一種酶叫做酪氨酸酶,在它的作用下,酪氨酸能被氧化為黑色素。黑色素是一種黑色或深棕色的顆粒,如果大量聚集在表層細胞中,就會導致人的皮膚變黑。此外,黑色素還有吸收紫外線的特性,以避免陽光中紫外線傷害人體深部組織。如果人體皮膚長期裸露在陽光下,黑色素便會在日光照射下向表層細胞轉移乃至增加,這是因為人體黑色素細胞內酪氨酸酶的活性在陽光紫外線作用下增強,使黑色素小體形成及黑色素化程度增強所致。所以,長期從事野外作業者的膚色多數比較黝黑。人體皮膚顏色的黑與白,主要取決於黑色素細胞產生的黑色素小體的大小、形狀、數量以及黑色素小體黑色素化的程度,這些與孕婦服中藥沒有聯係。
由此可以得知,胎兒的皮膚變黑並不是孕婦生病後服用中藥引起的。但孕婦服中藥必須由醫生處方指導,切勿久服、亂服,更不能擅自服用“轉胎”的單方、驗方,以免危害母子健康遺恨終生,如果想使胎兒的皮膚白皙,孕期婦女可常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番茄、柑橘、檸檬、橙子、蘋果、酸棗等。
打預防針要注意
打預防針醫學上叫做預防接種,就是將活疫苗接種到人體內,使人體產生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以達到預防傳染病的目的。這種防病方法,又叫人工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