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路線(1 / 2)

白波軍中雖然大老粗居多,但是郭太,楊奉二人卻也有些智謀,這二人乃與李樂、韓暹、胡才等人商議。隻聽白波黃巾軍的首領郭太起身說道:“諸位兄弟,安邑城防守嚴密,一時之間我軍難以攻下,就算是強行攻城,那隻能是損失慘重,諸位以為我軍現在該如何是好啊?”

這時,二首領楊奉見老大問話:“想那牛輔也是西涼軍的一員宿將,沒想到被我軍打了一悶棍以後,竟然做起縮頭烏龜了。”眾人聽聞此言都是哈哈大笑。

話說這段時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打了好幾場勝仗,搶劫了許多富戶,得了許多糧草,還有大批的牛羊牲畜,美酒佳釀。每天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快活的不亦樂乎啊!

這些人難免有些局限性,稍微有點成績就開始沾沾自喜,還沒怎麼樣呢?就開始盤算著如何享受了,個個吃肉喝酒,錦衣華服,人五人六的。

當時別人怎麼欺負自己,現在自己就怎麼去欺負別人。

占有了一定的財富以後,就開始變得不思進取,沒有了當時的衝勁了。再加上本身的戰鬥力,裝備等都不足,領導者也一般都是農民,指揮經驗不足,不能有效地發揮軍隊的戰鬥力。

有的甚至是模仿起義之前的大地主,繼續欺壓良善,作威作福。這也是這些起義軍的悲哀。大多都是風光了幾天,好一點的是被人利用別別的統治集團吸納或者兼並,不好的直接就被撲滅了。

頓了一頓,楊奉又對郭太說道:“大哥,官軍如此狡猾,貿然強攻恐怕是損失慘重,於軍不利啊!況且我軍沒有大型的攻城器械,強行攻城,那是相當不易啊!”

這時胡才說道:“我軍現在人數較多,糧草卻是難以長久,不如分兵到各地多多的搜刮糧草,作為補充。”

郭太聽完說道:“諸位兄弟,我軍自西河起兵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今日安邑城高牆身,不如暫且分出一部分人馬,攻取其他諸縣,待成功以後,再回軍安邑與牛輔決一死戰。諸位兄弟以為此意如何?”

這白波黃巾軍大多都是農民出身,哪懂什麼兵法韜略,都覺得安邑城高牆深,難以攻取,而且都知道老大郭太的腦袋瓜子比較好使,郭太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就是了。

便又留主力圍困安邑,然後再讓李樂、韓暹、胡才等人分兵取其他諸縣,後又聽細作來報,董卓安排援軍,支援牛輔,便猜測具體行軍路線。

白波黃巾軍雖曰白波,但主要因為其最初的主力一兩萬人隱藏發家在河東郡臨汾縣北側汾水附近的白波穀,隨著隊伍的不斷發展狀態,其成員成分組成也越來越複雜。

其中就有相當一部分的後來人員是河內人或者是並州的上黨郡人,甚至一部分是來自冀州的魏郡等地的流民。

郭太從這些新加入的河內郡人的口中得知,河內太守王匡與董卓的關係曖昧,基本上可以說是敵對關係。所以董卓軍從孟津渡口渡河進入河內郡的軹縣然後走箕關到達河東郡,這條路線雖然最好,也是最快,但是毫無疑問的會遇到河內太守王匡的阻撓,甚至有可能導致援軍全軍覆沒。

郭太、楊奉等人推測,牛輔援軍從風陵渡口登陸的可能性非常大,於是讓李樂、韓暹、胡才等人暫緩攻打其他諸縣,攔截狙擊牛輔的援軍。

其實要看這白波黃巾軍得以迅猛發展的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並州刺史丁原。

首先,白波軍發跡於西河郡的白波穀,而西河郡屬於並州管轄。當年何進欲諸殺十常侍時,下令讓當時的並州刺史丁原領兵進京幫助何進誅殺十常侍。而丁原在進京之時把並州軍的大部分人馬都帶到京師洛陽,造成並州兵力空虛,給了白波軍可乘之機。

丁原被呂布所殺,而並州軍也歸呂布所有,卻沒有及時返回並州繼續布防,而此時白波軍便趁勢起義,肆虐非凡,而且由於並州軍的沒有及時駐守並州,也造成了後來南匈奴等頻繁南下,入寇洛陽,甚至有的起義軍或者諸侯與南匈奴相互勾結,讓異族在中華大地上來回肆虐。

後來袁紹派自己的外甥高幹率兵入主並州,情況才有所好轉,最後到了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又擊敗南匈奴,將南匈奴分為五部,這才讓南匈奴無法在入寇並州或者是入寇洛陽。

因為並州貧瘠,地廣人稀,油水較少,基本上搶不到什麼東西,所以白波黃巾軍轉而流竄到當是的司隸大郡河東郡,河東郡世家大族以及富戶極多,白波黃巾軍自然是搶的十分開心,搶的不亦樂乎!